电车增速放缓到18个月最低水平,外资车等着的烧死机会正在到来

9月份第二周诸多电车企业的销量环比猛涨,似乎扭转了9月份第一周的颓势,然而这种增长势头恐怕未必能持续太久,因为电车市场的拐点似乎已经到来,接下来电车将面临越来越多不利的条件,而燃油车将迎来更公平竞争的机会。
电车增速放缓到18个月最低水平,外资车等着的烧死机会正在到来-有驾
中国乘用车协会指出,今年8月中国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增速降至18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环比下降4.5%,随后的9月份第二周就更惨了,新造车企业除了有限几家跌幅较小之外,绝大多数的环比跌幅都超过两成,4-5家的环比跌幅超过四成,最高跌幅达到50%。
这样的变化,说明电车市场连续高增长的势头正在发生变化,而消费者对电车的态度已出现犹豫,不再如此前那样热情追捧电车,这对已享受了数年高速增长的电车行业来说无疑是兜头浇了冷水。
事实上,国内电车市场在8月份之前虽然仍然维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对具体的电车企业来说却已没有了去年高歌猛进的势头,今年以来电车一哥的月销量大多数时候都低于40万辆,而去年的月销高峰曾超过50万辆。
电车增速放缓到18个月最低水平,外资车等着的烧死机会正在到来-有驾
电车包括了纯电、插混和增程三种技术,8月份纯电保持了超过两成的增速,然而插混则出现了微跌,增程更是下跌了10%左右,电车中的两种技术出现衰退对整个电车来说更是一种警告的信号。
今年上半年国内的电车销量增长有相当程度是依靠价格战取得的,然而价格战已逐渐达到整个汽车产业链的极限,主机厂的利润已跌穿4%,经销商中更已出现不少亏损严重乃至出现倒闭的现象,汽车供应链企业也纷纷叫苦不迭,指出已难以承受进一步的压价。
今年的价格战激烈到如此程度的情况,电车却已出现下滑的痕迹,凸显出以价换量的做法已不可持续,对于电车行业来说更是凸显出接近了某个临界点,部分车企可能因为承受不住持续的亏损而倒下。
电车增速放缓到18个月最低水平,外资车等着的烧死机会正在到来-有驾
这恰恰是当初某外资车高管说的,他们等待着这些电车企业烧死(烧光资金而倒下)的时刻,到时候就是他们反攻的时候,毕竟他们拥有更丰厚的利润,他们在欧美市场攫取了巨额的利润,而国产车在欧美市场占有的份额较为有限,难以从这两大市场获得丰厚利润。
外资车也并非干等,丰田、日产就积极参与国内的电车价格战,他们都已推出售价10万出头的电车,依靠他们的品牌号召力、完善的售后服务开始掘金国内电车市场。
丰田更进一步,丰田表示主动提高汽车供应链的配件价格一成,此举与国产电车频频要求汽车供应链降价形成鲜明对比,丰田的做法将倒逼国产电车企业,毕竟丰田的规模足够大,国产电车继续要求供应链降价的难度将更大,他们将只能自己承担更多价格战带来的成本压力。
电车增速放缓到18个月最低水平,外资车等着的烧死机会正在到来-有驾
对电车不利的还有明年开始不再免征电车购置税,电车的充电费又在不断上涨,这都导致电车的优势在不断减少,他们与燃油车的竞争将更公平,这显然有利于燃油车。
可以说今年底之前就是电车最后的有利时机,在这段时间能站稳脚跟的电车企业就将成为幸存者,顶不住压力的电车企业到明年将更难有机会,那正是外资车期待的反攻时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