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安重组升级,三大品牌齐发力,销量和技术同步提升

中国长安集团的诞生可谓搅动了中国汽车产业的一池春水。7月29日,国务院拍板,原长安汽车、辰致集团等117家公司重组成了中国长安集团有限公司,200亿元注册资本,3087亿元总资产,11万从业人员,彻底变身“汽车国家队”,画风一下子由地方小将转为央企巨头。这个变革,不是贴个新标签那么简单,更像是给一辆老爷车换了引擎,脚底油门才刚踩下去,后面的路一下子豁然开朗。

中国长安重组升级,三大品牌齐发力,销量和技术同步提升-有驾

新身份第一件事,就是给“朋友圈”带来了地震。朱华荣董事长话说得不含糊:“中国长安面临的空间太广阔了,像是拿着取之不尽的金矿石,不知该先挖哪块。”原先还在饿着肚子拼市场的企业,摇身一变成国资委亲闺女,不仅掌控战略主动,还统管研发、制造和资金。技术上聚焦平台,产业链的上下游一把抓,连员工激励的机制也从头梳理。抗风险?既然是全球化企业,风险自是全球化防控。六大优势综合开火,怎么看都是妥妥的头部玩家操作。

但别以为光有地位和资源就能高枕无忧。朱华荣甩出的话外音:“成大事者,须有责任与担当。”新集团三大核心品牌各领风骚——阿维塔续写高端智能电动车的标杆神话,深蓝汽车做中国出海的发动机,长安启源潜心智能驾驶。各位掌门人将资源盘好、计划排满:深蓝势要产品更硬核、长安启源立下“销量百万”军令状。看上去,人人有活干,个个有目标。

中国长安重组升级,三大品牌齐发力,销量和技术同步提升-有驾

当然,底气不是嘴上说说,全靠真金白银堆出来。2024年上半年,中国长安拿出营业收入1469亿元,卖出135.5万辆车,新能源车卖出45.2万辆,同比增长近五成。海外市场则攻城略地,29.9万辆销往全球,比去年多了5.1%,全年不是三百万辆收官都算差点意思。旗下品牌也在拼杀:阿维塔销量翻倍,深蓝突破50万台,长安启源新车型连夺销冠。数据不会撒谎,这不是“中看不中用”的PPT,而是实打实的市场成绩单。

中国长安重组升级,三大品牌齐发力,销量和技术同步提升-有驾

再说“三大计划”,听上去像是科幻小说章节名。新能源的“香格里拉”——专为下代电池、IGBT芯片等高地布阵,还搞起了电池回收和数字能源。智能化的“北斗天枢”更上天:可进化汽车机器人,车联网平台,华为、腾讯等三十多家大佬通力协作;全球化的“海纳百川”则要在全球建20个工厂,9家已经投产,连泰国都设立了右舵基地。三步并作两步,长安这台号称“老字号”的发动机还真越转越快,有点让人看不懂。

中国长安重组升级,三大品牌齐发力,销量和技术同步提升-有驾

未来怎么走?中国长安定了五个“新”——新使命、新战略、新汽车、新生态、新服务。到2030年,定个小目标:车卖五百万辆,新能源超过六成,海外占比三成,全球汽车品牌前十。听着像极了科幻电影里的开场白,但拨开泡沫看本质,有根据,有打法。例如五年内要推50余款新能源车,万名工程师大军屯在研发线,2000亿研发经费只是个开头。新能源固态电池、AI垂域模型、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全安排上,连与福特、华为的合作也谋划得明明白白。不走寻常路,不靠祖传工艺,全球化不再只是“卖出去”,而是本地化生产、本土化运营。服务方面主打“伙伴+”,AI为用户赋能,下一盘共创新生态的大棋。

说到这里,不得不感叹朱华荣一句:“未来竞争,比的就是产品力、流量力和生态力。”意思明了:好车是基础,市场流量吃到嘴,产业生态建得牢——这才是最终大招。中国长安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小船易掉头”的地方案例了,而是要驶向全球的巨舰。资源、技术、团队,都是崭新的武器。至于能不能持续领跑?谁也无法下定论。但有一点牢靠:国有巨头的身份为其赋能,市场与政策的红利并肩而行。这台“发动机”已经点火,接下来是风驰电掣还是底气玩票,全看谁敢上来跑个全程。

中国长安重组升级,三大品牌齐发力,销量和技术同步提升-有驾

在这样一个产业转型、百舸争流的年代,中国长安的巨变是新的起点,也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高手过招”的新号角。未来效果如何,还需市场和用户的投票。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个新时代已然到来,剩下的,就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