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怪,现在这帮造车的,内卷起来简直没个消停。
前儿个瞅见智己L6搞试驾,愣是打出“科技树点满”的旗号,二十几万的车,感觉恨不得把科幻小说里的玩意儿都给塞进去。
千公里级续航,固态电池上车,自动驾驶梭哈,听着就让人心里痒痒。
可话又说回来,这么硬核堆料,真能挠到消费者的G点,把豪华车那块蛋糕重新切一切吗?
明面上看,智己L6好像是给消费者端上来一盘“all in one”的大菜。
瞅瞅那配置表,简直是摁着BBA的脑袋往泥里糊。
可细琢磨琢磨,豪华车卖的就只是参数表吗?
或者说,金主爸爸们掏腰包买豪华车,图的就只是那些炫技配置吗?
恐怕不是那么回事儿。
有人觉着,智己L6代表了咱中国智造站起来了,打破了洋品牌的卡脖子技术。
这话听着解气,但咱也得盘算盘算。
技术迭代当然是好事,可迭代的目的是啥?
是为了更好地伺候咱老百姓,还是为了单纯的秀肌肉?
要是为了堆砌数据,为了死磕“遥遥领先”,那可能就有点南辕北辙了。
从厂家的角度,他们当然想靠着技术革新来吸粉,抬高身价。
毕竟,现在新能源汽车这池子水太浑了,不搅和出点浪花,很难冒出头。
可问题是,有些配置真的有必要吗?
就说那个“元宇宙座舱”,AR-HUD抬头显,听着挺赛博,可有几个人真会用到?
或者说,有几个冤大头愿意为这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买单?
换个姿势,从买家的角度来溜达一圈。
买车这事儿,不单单是搞个代步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外显。
豪华车之所以是豪华车,除了硬件之外,还有品牌底蕴、文化积淀、售后护航等等。
这些东西,不是靠着砸钱堆料就能轻易get到的。
智己L6想在豪华车市场里横插一脚,光有技术还不够,还得在品牌调性、用户体验方面多下苦功。
再说说这价钱,也挺耐人寻味的。
二十几万起步,听着不贵,可七七八八算下来,落地也得奔着三十万去了。
这个价位,已经能摸到一些合资豪华车的门槛了。
消费者会怎么盘算?
是选一个配置更高,但牌子稍逊的国产新贵,还是选一个牌子更硬,但配置稍低的合资老炮儿?
这恐怕是个让人挠头的选择题。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锅甩给“技术不够硬”、“牌子不够响”的时候,是不是忘了问问“用户的真实心声”?
用户真的需要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吗?
他们更care的是啥?
是皮实耐用,是舒坦省心,还是撑面儿?
这些问题,车企可能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琢磨琢磨。
说到底,汽车这行,最终还是要回归到以人为本。
技术再牛逼,配置再炸裂,要是不能真正解决用户的槽点,不能提升用户的驾乘质感,那也只是镜花水月。
智己L6想要在智能出行这场马拉松里抢占C位,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和对汽车本源的再定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