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汉L仓库里堆了2.58万辆车,7月份只卖出2288辆,经销商快被压垮了。这些车按出厂价算值50亿资金,每天光利息就烧掉上百万,降价清仓已成定局。
4S店销售老张最近愁得睡不着。店里汉L展车落了灰,仓库里还停着三十多台库存车。
厂家每月继续往店里塞车,但7月整个华东区只成交了7台DM版。他偷偷给熟客发消息:“现在订车能申请1.2万优惠,但得一周内提走”。
比亚迪总部还在硬撑。7月购车政策写着置换补贴最高3.5万,实际首购用户拿不到现金优惠。
销售吐槽:“国家补贴得自己跑手续,厂家那1.5万置换补贴还得先有旧车”。这种文字游戏让消费者直接转身去看小米SU7——后者7月卖了汉L的十倍。
技术参数再猛也救不了场。汉LEV充电5分钟能跑400公里,四驱版2.7秒破百,激光雷达全系标配。
可惜路上超充桩比大熊猫还稀有,普通充电桩根本发挥不出千兆瓦快充实力。车主老王苦笑:“总不能为充电专门跑八十公里去超充站”。
更扎心的是品牌魔咒。汉LDM版亏电油耗仅5升,综合续航1200公里,7月却只卖出535台。
95后客户小刘说得直接:“开比亚迪总被当网约车司机,小米SU7开出去朋友都问是不是年薪百万”。
仓库里的两万辆车正逼着比亚迪做选择。要么学特斯拉直营控价,要么放手让经销商甩卖。某大区经理透露:“8月再不清库存,部分门店现金流会断”。
比亚迪产品手册里汉L的豪华内饰此刻成了讽刺。竹木饰板沾着仓库灰尘,50瓦无线充电板电量耗尽。这些卖不出去的车每天产生仓储费就超六位数。
竞品经销商都在看笑话。某新势力销售指着汉L库存数据对客户说:“敢买这车?过两月官降五万你哭都来不及”。这话传到比亚迪区域会议,销售总监摔了茶杯。
真正的危机在于定价逻辑崩坏。汉LEV顶配27.98万比预售降七万,仍比小米SU7贵三万。消费者用脚投票:“省下三万够充十年电”。
生产线还在运转。7月厂家又向经销商发了7800台车,比零售量多出三倍。有门店把展车开到商场搞促销,结果三天只收到两张意向单。
二手车商已提前行动。汉L准新车挂牌价比官价低四万,车贩子老李摇头:“收这车跟赌石似的,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崩盘”。
当技术优势变成库存负担,堆料王汉L只剩降价一条路。那些没拆封的新车,正等着厂家举起价格砍刀。
未来几个月将是决定汉L命运的关键时期。随着竞争对手不断推出新产品或升级现有车型,留给汉L的时间窗口正在逐渐缩小。这不仅是对市场的考验,也是对比亚迪决策层智慧的一次挑战。(注:全文数据及事件均来自公开报道,不构成购车建议。 买车需试驾,剁手要谨慎!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