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端到陆地,吉祥航空造车 “航线” 能否精准着陆?

在汽车行业风云变幻之际,吉祥航空跨界造车推出吉祥 AIR,恰似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千层浪。这一举措在汽车圈和航空界都引发热议,要深入剖析,得从发布会与车辆参数入手。

从云端到陆地,吉祥航空造车 “航线” 能否精准着陆?-有驾

5 月 7 日的发布会堪称一场别开生面的 “航空与汽车的对话”。吉祥 AIR 的外观设计无疑是整场发布会的焦点之一。它采用 OneBox 造型理念,力求将乘员舱空间最大化,四轮四角布局颇为独特。不过,这一设计在视觉效果上却褒贬不一。车辆前后悬长度大幅缩短,使得轴距与车长比例有些失衡,整车看起来略显臃肿。而且车身高度偏高,据参数,其离地间隙和坐姿高度接近跨界车型,部分消费者调侃它为 “加高版紧凑型车”。虽说设计灵感源于民航客机,像大角度倾斜的机盖和 A 柱营造出低风阻的既视感,车尾阶梯状溜背造型也神似民航客机,但相比起同样采用 OneBox 设计且在美学与比例上平衡得更为出色的华为智界 S7,吉祥 AIR 在设计本土化适配方面似乎还有所欠缺,这或许暴露了设计团队在汽车造型领域经验的不足,过度依赖航空元素,却没充分考虑汽车消费者的审美习惯。

从云端到陆地,吉祥航空造车 “航线” 能否精准着陆?-有驾

步入车内,吉祥 AIR 的内饰倒是给人不少惊喜。可 160° 躺倒的 “老板座” 搭配联动折叠的副驾,瞬间将后排打造成 “陆地头等舱”,在紧凑型轿车有限的空间里,实现了令人惊艳的舒适体验。车长 4550mm 在同级别车型中不算突出,但这样巧妙的空间设计,极大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再看配置,8.8 寸液晶仪表搭配 15.6 寸中控屏,科技氛围拉满,高通 8155 芯片加持的 Crystal OS 系统,更是以航空 HMI 界面重构人车交互逻辑,Unity 引擎渲染的 3D 桌面,仿佛将车机变成了车机界的 “模拟飞行” 系统,为驾驶者带来新奇有趣的操作体验。

从云端到陆地,吉祥航空造车 “航线” 能否精准着陆?-有驾
从动力参数来看,吉祥 AIR 全系采用后置后驱布局,这在同级别车型中较为少见,后驱布局往往能带来更好的操控性能,对于追求驾驶乐趣的消费者而言极具吸引力。其搭载的电机有高低功率两个版本,最大功率分别为 147kW 和 150kW,零百加速 7.9 秒,这样的动力表现虽说不算顶级,但也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日常驾驶以及偶尔激情驾驶的需求。在续航方面,推出的两款车型,分别搭载 51kWh 和 64kWh 的磷酸铁锂电池,对应 CLTC 纯电续航里程为 435 公里和 530 公里。在如今动辄续航五六百公里甚至更高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这样的续航数据只能说处于中等水平。比如同期上市的日产 N7,入门版续航就达到了 550 公里,吉祥 AIR 在续航这一关键指标上,与部分竞品相比并无优势。

价格方面,CLTC 435 公里续航版本定价 14.78 万元,530 公里续航版本定价 15.98 万元。在 15 万左右这个价格区间,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异常激烈,比亚迪、小鹏等众多车企在此布局了多款车型,这些竞品在续航、配置、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各有优势。吉祥汽车作为新入局者,仅靠航空品牌的背书,在消费者对其汽车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售后服务网络缺乏认知的情况下,这样的定价策略无疑面临着巨大挑战,消费者可能会对其性价比产生质疑。

从云端到陆地,吉祥航空造车 “航线” 能否精准着陆?-有驾
吉祥航空跨界造车,是传统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大胆尝试。其凭借航空领域积累的品牌认知度,试图通过 “吉祥大出行” 战略打通航空与陆地出行的场景壁垒。不过,汽车制造与航空运营有着本质区别。汽车制造高度依赖供应链整合、持续的技术迭代以及长期积累的市场口碑;航空运营则更侧重于服务网络的构建与品牌体验。吉祥 AIR 的上市,暴露出跨界企业在产品定义、定价策略等方面经验的匮乏。设计上的争议反映出对汽车美学理解的偏差,价格设定未能充分考虑新能源市场激烈的性价比竞争逻辑。目前,市场对于吉祥 AIR 的评价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均瑶集团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或许能为汽车行业带来全新视角;反对者则指出,在汽车产业淘汰赛日益加剧的当下,缺乏核心技术与深厚市场积淀的新品牌,仅靠 “航空基因” 想要成功突围,难度极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