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车圈悄无声息。
新款海豹07dmi的价格消息像丢进湖里的小石子,溅不起一丝水花。
你要说冷场,这真是冷到了骨头缝里。
明明前几天还在朋友圈刷到一堆“比亚迪又要放大招”,结果真到了揭牌时,大家集体装聋作哑,仿佛这车从来没出现过。
要不是手里还有那张截图,我差点以为是自己幻听。
说实话,海豹07这车型吧,天生就不自带流量。
它不像宋PLUS DM-i那种主流混动一哥,也不像汉dmi那样一出场就自带主角光环。
海豹07一直有点像班级里那个不合群的同学,平时默默无闻,谁也不会特地记住他的生日。
新款上市,13.98万那档,车友还愿意给点面子讨论下。
14.98万直接被网友调侃成“帮友商开香槟”的节奏,气氛直接被玩成了段子场。
看多了新能源车市的腥风血雨,这点波澜都算不上个事。
价格的事情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那句“135km纯电续航”。
新能源车主对续航的敏感堪比高考家长盯分数。
你说2024年了,五菱、银河都在拼200km起步,比亚迪却拿着135km来搞事情,这不就是给人递话柄嘛?
我有个朋友,去年刚换汉dmi,看到新海豹07dmi的配置直接咂舌:“电池是你家祖传的,你干嘛还抠成这样?”
车圈里的吐槽点总是莫名戳中笑点,毕竟比亚迪家大业大,真不至于在续航上扣斤论两。
有意思的是,厂商的算盘谁都看得明白。
新能源这个市场,卷得连空气都带着火药味。
降价?
利润没了。
加配置?
成本无底洞。
比亚迪其实也不是没想过“低配即豪华”,但一摊开账本,心里那个天平摇来晃去。
135km的续航,明眼人都知道这是给价格做锚点,厂家自己都未必真指望有人买。
可车主不这么想,谁愿意天天琢磨充电桩的位置表?
新能源用户的“续航焦虑症”,真不是小众问题。
比亚迪的纠结也不是一两天的事。
去年dmi系列打价格战,销量嗖嗖往上涨。
可等到今年,新能源市场一半是自主品牌,合资燃油车都快成绝版收藏了。
你要做家用,得拼性价比;你要走高端,得拼科技。
结果海豹07就尴尬了,既不像理想L系列那样空间大得能打羽毛球,也不像小鹏P7i那样智能系统能把你哄得团团转。
每次朋友问起这车怎么样,我都只能摊手:“不难看,也不难用,就是记不住。”
说起来,隔壁蔚来、理想这些新势力,定价一出,场面比春晚还热闹。
争议声、分析帖、数据对比,评论区能吵三天三夜。
再看海豹07,冷清得像考研结束的自习室。
新能源车市的节奏早变了,谁还在原地踏步,观众早就换到别家看热闹了。
135km续航,听着像极了老一辈车企的“油改电”思路,明明有能力,却偏要玩保守。
你说这是自信?
我倒觉得像是厂商还留着条退路,不敢全身心下水。
其实,这种半死不活的状态,也不是比亚迪一家独有。
看看2023年年末,理想L7被吐槽“堆配置不讲性价比”,最后交付量却一路高歌。
舆论有时候就是这么神奇,一边调侃一边买单,嘴上说不香,身体最诚实。
海豹07这一波操作,表面看是冷淡,其实水下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厂家不敢打破价格底线,用户不愿妥协配置,大家都在等别人先出手。
偶尔也会忍不住琢磨,海豹07要是把低配续航拉到200km起步,会不会真成了爆款?
其实厂商也清楚,200km不只是数字游戏,那是成本、技术、供应链一连串的博弈。
你以为汉dmi的逆袭是偶然?
那背后可是几轮技术升级、市场试探、用户反馈堆出来的。
新能源车圈这几年,谁还敢说自己永远领先?
昨天的爆款,今天就可能成库存。
想起上周和一群老车友吃饭,酒过三巡,话题还是离不开“比亚迪什么时候再爆一次”。
有人感慨,海豹07这种车型如果干脆利索点,要么砍掉,要么整点狠货,说不定还能翻盘。
有人摇头,说正是这些“平平无奇”的常青树,才让品牌能扛住风浪。
说得好听点,是稳字当头,说得直白点,就是不敢冒险。
我倒更关心市场什么时候能来点新花样。
新能源技术天翻地覆,今天还在讨论135km,明天就可能变成300km起步。
谁能想到,蔚来刚出来那会儿,大家都在笑话换电站,几年后反倒成了行业风向标?
说到底,海豹07的沉默也许就是市场的一面镜子——你不主动摇一摇,汽水瓶里那点气,永远也不会蹦出来。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问句实在话:135km纯电续航,你敢买吗?
14.98万的海豹07,跟友商的热门新宠比,你会怎么选?
新能源车市的江湖风云变幻,没人能说得准下一个主角是谁。
评论区见,来聊聊——你觉得,比亚迪还能卷出新花样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