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越L的最新路试车曝光:后视镜上那颗神秘的小蓝灯是什么来头?搭配悬浮式中控副驾连体屏和魅族Flyme Auto车机。
这些细节揭示了国产SUV在智能驾驶竞赛中的激进突破,是真实进步还是花哨噱头?我们翻开申报信息,一探究竟。
从工信部申报图到伪裝渐褪的路试车,这颗嵌在后视镜位置的智驾小蓝灯抢尽风头。它不单纯是发光装饰,而是辅助驾驶系统的视觉提示符号;配合侧雷达、前视摄像头等选装配置,车辆在测试中展现NOA导航辅助功能,让行人和其他司机一目了然识别自动驾驶状态。
这种设计是否借鉴了国际品牌?又能否缓解公众对无人车安全的疑虑?工程团队在路试中强调其功能性,而非美学点缀。
悬浮式连体屏的中控布局引发热议,双屏设计直接从理想L系列移植,但星越L做了本地化优化。屏幕尺寸增大、黑边收窄,副驾娱乐屏无缝对接主屏幕,显示效果更流畅;部分路试车仅保留单屏,暗示厂家在测试不同版本,或许是针对入门车型的减配考量。
这种模块化策略,能否满足用户对个性化座舱的需求?现场体验者反馈,操控界面更直观,物理按键保留在扶手区域,避免纯触控的误操作风险。
魅族Flyme Auto车机系统的升级成为核心话题,路试车内部展示的全新UI界面集成导航、娱乐和车辆控制。系统反应速度提升,语音指令识别率接近手机水准。
有人指出Flyme生态的拓展性,如无缝连接魅族手机场景转移,但用户数据隐私如何保障?实测中,车机在高速公路测试时与智驾小蓝灯联动,自动调整地图和警报,这引发了对系统集成度的讨论。
路试状态的伪装减少,让更多谍照流出。小蓝灯和连体屏的信息最先通过工程测试车泄露;测试覆盖城市和郊区场景,验证通风口和杯架等改动。
有人质疑:信息公开过度是否会削弱上市惊喜?工程团队回应测试聚焦可靠性,如摄像头盲区调试,确保量产时不留短板。
尺寸小幅增加至4795毫米车长,座舱空间维持2845毫米轴距,这些微调细节在路测中被反复验证。
外观革新同样吸睛,前脸格栅采用沃尔沃XC40式折痕设计,力量感增强;獠牙状镀铬取代镀铬条,搭配三段式通风口。动力系统换装2.0T高功率发动机,输出200千瓦,比现款高出25千瓦,匹配8AT变速箱,路试中加速响应明显优化。
有声音说:国产车堆配置,合资对手如RAV4荣放会否跟进?实测数据显示,星越L在颠簸路段稳定,智能与性能的平衡点成为焦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