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超越P7的只有新P7:小鹏的生死突围战,从一场“情感豪赌”开始

5月15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微博连发两条动态,官宣全新小鹏P7大改款车型,并以“从未来带到现在”的宣言点燃市场。这款被何小鹏称为“有史以来情感投入最大”的车型,不仅是小鹏汽车技术野心的缩影,更成为其应对“蔚小理团灭论”的关键一役。

一场历时五年的“情感豪赌”

全新小鹏P7的诞生,被何小鹏形容为“上千版设计方案打磨后的梦想之作”。从官图来看,新车在保留初代P7轿跑基因的同时,进行了一场颠覆性革新:

- 设计突破:机甲风格前脸、纵向日行灯、电动尾翼和悬浮车顶,彻底告别现款的圆润线条,向“未来感”靠拢;

- 技术升级:基于全域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支持5C超充(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并搭载自研图灵AI智驾系统,实现无激光雷达的纯视觉高阶辅助驾驶;

- 性能优化:车身尺寸预计加长至4.95米以上,轮毂采用几何切割设计搭配橙色Brembo卡钳,兼具运动与科技美学。

这场改款背后,是小鹏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拿捏。初代P7自2020年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超20万台,曾是首个达成10万量产的纯电新势力车型。但面对小米SU7、极氪001等竞品的冲击,P7近半年月均销量仅300台左右。全新P7的激进设计和技术革新,正是小鹏重夺市场话语权的关键筹码。

能超越P7的只有新P7:小鹏的生死突围战,从一场“情感豪赌”开始-有驾

“最卷三年”里的生存法则

在年初的内部信中,何小鹏将2025-2027年定义为“中国汽车行业最卷的三年”。小鹏的应对策略清晰:

1. 产品攻势:以“季度推新”节奏覆盖主流市场,2025年计划推出多款新车及改款,包括首款超级电动车型;

2. 技术壁垒:依托AI大模型和智驾技术(如L3级自动驾驶计划年内落地),强化“科技平权”标签;

3. 全球化布局:加速进入欧洲、东南亚市场,目标2025年海外销量翻倍,覆盖60个国家。

数据印证了策略的初步成效:2025年1-4月,小鹏累计交付12.9万台,同比增长313%,其中MONA M03上市8个月销量破10万,成为现象级爆款。但能否延续增长,全新P7的市场表现将成为试金石。

能超越P7的只有新P7:小鹏的生死突围战,从一场“情感豪赌”开始-有驾

何小鹏的“反逻辑”生存哲学

面对同济大学教授朱西产“蔚小理三年内独立存活概率为零”的论断,何小鹏的回应充满戏剧性:“逻辑上认同,但创业的乐趣就是完成不可能的任务”。他直言,企业规模越大,越需跳出常规逻辑,在趋势中寻找“破局点”。

这种“反逻辑”体现在小鹏的战略选择上:

- 押注AI革命:从智能汽车到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构建“AI+具身智能”生态;

- 拒绝平庸改款:全新P7的设计拒绝“安全牌”,以冒险姿态挑战市场审美;

- 直面行业质疑:在智驾事故频发的背景下,仍坚持“硬件标配、软件免费”的科技平权路线。

何小鹏认为,未来车企生存门槛是年收入5000亿-1万亿,而小鹏正以“守正出奇”策略向目标迈进——既深耕技术长线(如L4级自动驾驶研发),又通过MONA系列抢占大众市场。

能超越P7的只有新P7:小鹏的生死突围战,从一场“情感豪赌”开始-有驾

一场关于“未来”的生死时速

全新小鹏P7的发布,恰似小鹏汽车的缩影:在行业“内卷”与“团灭论”的双重压力下,以技术创新为矛,以用户需求为盾,试图在智能电动车的红海中撕开一道缺口。何小鹏的“情感豪赌”能否成功?答案或许藏在用户对“未来设计”的买单中,更藏在下一个季度财报的增长曲线上。

正如他在采访中所言:“在科技创新的路上,总要有人敢为人先!” 这场战役,注定没有退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