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火材料检测

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温度>500℃)时,防火材料需抑制热扩散、阻隔有毒气体,检测遵循 GB 38031《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UL 2580《电动车电池包防火标准》。

一、核心检测项目与汽车场景

热失控防护测试将电池模组加热至热失控,要求防火材料在 10 分钟内将相邻电池温升控制≤50℃(GB 标准),某电池包因防火毡热阻不足,导致热失控扩散至整个电池组,引发整车燃烧。

燃烧气体腐蚀性检测检测热失控时释放的 HF、SO₂等气体浓度,依据 ISO 695《塑料 烟密度和腐蚀性气体测定》,要求酸性气体含量≤10ppm,避免腐蚀电池管理系统(BMS)电路。

振动与冲击耐受性模拟车辆行驶中的振动(20-2000Hz)和冲击(50g 加速度),要求防火材料不脱落、不开裂,某车企因电池包防火板卡扣设计缺陷,在耐振动测试中脱落,导致短路风险。

二、检测方法与技术创新

**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用于检测材料的相变温度与热焓值,优质气凝胶防火毡的熔融温度需>600℃,确保在电池热失控时保持结构完整。百检检测中心采用的 DSC 设备精度达 ±0.1℃,已帮助 10 余家电池企业筛选出耐高温材料。

针对电池包用防火涂料,需进行高温循环老化试验(-40℃~85℃,1000 次循环),要求涂层附着力≥5B(划格法),某涂料因低温脆化导致脱落,经百检检测后改用有机硅改性树脂解决问题。

三、百检新能源检测优势

场景化检测:具备电池包热失控模拟装置、振动试验台等专用设备;

标准覆盖:支持 GB、UL、UN R100 等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防火标准;

研发支持:提供热阻优化、轻量化设计等技术方案,助力企业开发符合 NCAP 五星安全要求的电池包。

新能源汽车电池防火材料检测-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