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最近有点抽象,悄无声息地在日本官网上新了2026款的Ninja 250,然后涨价了。讲真,这操作属于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来收割情怀的,爱买不买。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搞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叫《韭菜的自我修养》,而这台Ninja 250,就是献给信徒的最新圣物。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这车新在哪?新在两款油漆。一个灰配绿,一个银配红,搞得跟奥特曼变身器似的,主打一个光污染,瞄准的就是那些觉得车只要帅就完事儿的年轻灵魂。除此之外,内核还是那个我们熟悉的压缩毛巾,泡开一看,嘿,2018年的味道,扑面而来。248cc水冷双缸,35匹马力,166公斤,滑动离合。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熟悉到让人想哭。在这个大彩电都快塞进头盔的时代,川崎还在坚持用那块祖传的电子咸菜,也就是指针转速表加一小块液晶屏。这种复古精神,三体人看了都得感动得重启一次舰队AI。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拿奥特曼变身器做比喻可能有点侮辱奥特曼了,人家变身器功能还多一点。
关键是价格,72.6万日元,约合3万4人民币。这个价格在国内市场,已经不是尴尬了,是疯癫。现在国内厂商是什么状态?是修仙渡劫的状态,打价格战打得天昏地暗,已经进入了掀桌子模式。今天你450卖3万,明天我500就敢卖2万8,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自爆式冲锋。整个市场就是一片黑暗森林,每个厂商都是带枪的猎人,随时准备把旁边那个看起来比较好欺负的直接爆了。这简直是把消费者当傻子!
结果川崎,这位曾经的王者,慢悠悠地端着一盘2018年的冷饭,贴上“2026款”的标签,卖3万4。就问你怕不怕?我作为一个骑过GSX也摸过Ninja 400的中年人,我真的没法理解这种定价逻辑。说实话,我最近在看二手车,发现连老头乐的价格都坚挺得不像话。所以从纯粹的理性角度看,买这车约等于把钱直接扔水里听个响。但玄学的美妙之处就在于,你以为你在第二层,人家信徒在第五层,而川崎,它在平流层,它根本不看地面。
这台车的存在,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品牌玄学”。它不是卖给追求性价比的人,甚至不是卖给追求性能的人。3万4,你可以买到零百加速能把Ninja 250后视镜干碎的国产400甚至500cc车型,声浪跟拖拉机一样大,回头率爆表。或者,你可以买一台豪爵铃木GSX250R,动力是弱鸡了点,但人家是理财产品,品控稳定得像块石头,骑两年卖了可能还能赚顿海底捞。
当然,平心而论,Ninja 250的操控底子确实还在,轻巧灵活,高转拉起来那声音,是有点上头。但是,为了这点“上头”,就要忍受落后的配置和被国产车吊打的性能吗?这就引出了那个终极问题。
到底谁在买单?
是川崎的铁粉。是那种你跟他说春风450SR零百多快,他说你俗;你跟他说GSX250R多保值,他说你穷。他们的世界里,只有绿色的川崎才是摩托车,其他的都是代步工具,是没有灵魂的铁疙瘩。他们买的不是马力,不是配置,甚至不是操控,他们买的是那个“Kawasaki”的标志,是那个能让他们在车友圈里获得身份认同的图腾。这是他们的金钟罩铁布衫。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不需要理由,理由就是它本身。它就像道诡异仙里的东西,你不能用常理去理解,你一旦开始分析它的逻辑,你就已经输了,心态直接就爆了。
所以,川崎涨价,有关系吗?没关系。配置落后,有关系吗?没关系。因为对于信徒来说,给信仰充值,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修行的一部分。他们是在供养神明,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却在讨论神明的性价比,格局小了。能买,就是能买。必须买,就是必须买。加大加大加大。至于这台车未来会不会以平行进口的方式进来,价格能不能控制在3万内,都不重要了。因为它的目标客户,根本不在乎那几千块的差价。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川崎这次选择直接成神。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