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汽本田的高管看来,P7的定价已经低到不能再低了。那我们到底还怎么努力,才能让中国消费者愿意掏钱买呢?
本田S7与P7价格战
3月6号,东风本田S7正式上市了,价格从25.99万到30.99万不等。一个多月后的4月15号,广汽本田P7也紧接着上市了,起售价才19.99万,现场的观众都炸开了锅,反响特别热烈。可能是因为东风本田S7已经先发制人,大家觉得这个价格挺实在的,连广汽本田的高管看起来都有点“背水一战”的意思。
结果第二天,东风本田S7就高调宣布“和P7同价”,本来还以为这是合资品牌想用诚意打动中国消费者,是个挺好的例子。没想到现实却狠狠打了脸,事情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发展。
广汽本田P7销量低迷
根据最新的数据来看,5月份是广汽本田P7上市的第一个月,结果销量只有142辆;而它的“姐妹车型”东风本田S7,当月也只卖了52辆。到了6月份的销量还没公布,但我觉得情况也不会太好。虽然P7是5月12号才开始正式交付,但这样的销量,已经不能用产能不够来解释了。
再说,P7的销量连雅阁PHEV都比不上,更别提和国内一些新能源车企的爆款纯电车比了。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广汽本田P7到底是在哪个环节出了差错呢?
操控性能突出
这款车刚出来的时候,主打的卖点有两个,一个是操控。它有2930毫米的轴距,空间挺大的,而且前后配重比例做到了完美的50:50。这还得益于本田70年在F1赛道上的经验,前悬架是双叉臂,后悬架是五连杆,再加上ADS自适应电磁减震系统,这套配置在同级别合资车里真的不多见。我觉得这款车的驾驶体验应该会很不错,操控肯定差不了。
被动安全配置全面
还有一个是被动安全方面的配置,车身用了68%的高强度钢,还有25%的热成形钢,整个车身结构特别结实。安全气囊也配得很全,一共有13个,从驾驶位一直保护到后排乘客的膝盖位置。刹车系统还设计了双制动系统,总共有四条不同的路径来确保刹车的安全性。另外,电池外壳是用12000吨压铸成型的,遇到碰撞的话,能在1秒钟内自动断电,安全性挺高的。
不过除了这些被动安全配置之外,在续航、动力性能、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这些方面,这款车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
被动安全与操控表现
所谓的被动安全,放到20万以上的国产车里,基本上就是标配了,哪个车的钢材强度不是拉满的。再说操控这块,像智己、小米、极氪这些品牌,都有不少操控表现非常出色的产品。
在智能驾驶方面,广汽本田P7搭载的是全新的Honda SENSING 360+系统,支持高速公路上的导航辅助驾驶,能实现车道保持、自适应巡航、自动变道、自动上下匝道等功能。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类似“天神之眼A”的智能驾驶系统,但问题在于它没有激光雷达,只有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一个前视摄像头。所以,如果你指望这套系统能达到新势力第一梯队的水平,那可能有点想当然了。
车机系统体验一般
在车机这块儿,这款车用的是9.9英寸的全虚拟TFT数字仪表盘,再加上AR-HUD,再加上12.8英寸和10.25英寸的瀑布式防眩目液晶屏,屏幕是真的多。不过呢,这套车机系统用起来其实不太顺手,逻辑功能跟以前的燃油车差不多,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在车展上还没上市的时候就体验过了。
所以啊,本田P7这款车,并没有那种“别人没有我有”的优势。它宣传的被动安全和操控性,现在国产车在同价位上也做得不差。毕竟这车起售价都快20万了,不是10万左右的那个级别。再说智能化方面,它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配置、续航、性能这些也没啥亮点。所以就算卖到19.99万,可能也很难让国内这些挑剔的消费者买账。
P7市场竞争力不足
简单来说,和本田以前的新能源车比,P7不算差,也有点诚意,但放到中国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里,还是差点意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