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手车市的夏天,空气里混着焦躁和焦灼。花乡桥那边,老李摊位的几辆新能源车像被遗忘的道具,玻璃上特价标签都晒卷了边。那几台——最老的2017年比亚迪e5,电池健康报着71,老李手指在电池报告上一划拉,叹口气:厂家倒是检测得清清楚楚,就是没人敢下手买。摊位两个月,问价的还没橱窗柜的半数。说句心里话,这种车遇上第二个自己都愁。
最近,这类光景不只在北京。早些年抢补贴那批电动车,如今刚过8年质保,算算年份,2016、17年那一拨全卡在交接棒。群里有人发: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调查,大部分车主见着维修电池的报价——动辄五六万往上,几乎都默默选择放弃维修。裸奔的老电动车慢慢靠边等死,电池成了新的“废铁坟”。
上海徐汇那块,有个售后中心,张工去年还清闲,如今说话都带喘。师傅自己说:“我现在一天不整十五台老电车心就慌,电池检测都是刚出保的。”他边敲着鼠标,边解释波形图哪里的锯齿代表问题——他说,每辆车就像有个心电图,线条越乱,后遗症越多。他翻出一张检测单:一辆16年下线的老车,原宣传续航300公里,现在顶多蹭167公里。看电池实际容量,掉到只剩六成五,系统动不动亮动力受限。照标准,这差不多就算“病危通知”了。
广州干网约车的陈师傅,前阵子也中招。北汽那台EU260,4S店才刚查完报告,说,“要修得7万2。”陈师傅苦笑一下,“整个二手车市场,这车现在顶多卖3万。修还是不修——这题哪有答案?”微信群里一片叹气,养电动车的钱,到头来还不如燃油车落地牢靠。
油省,钱不省。这话最近越传越广。深圳林姐本职是财务,账算得明明白白。她那辆纯电SUV,落地将近29万,现在想卖只值6万。八年算下来,油钱倒是省了小六万,就保险、日常维修、再加上刚查出的电池换新得花8万4,全算进去,硬比同价油车还贵一万二。她摊了摊手,财务报表一页页发群,“我家那辆燃油汉兰达,八年贬了才10万不到,电池没这么闹心。”
保险那边越来越不讲理。人保那边负责企业险的头儿暗里说,新能车出险率比油车高一半,理赔还动不动拉高三成五。某品牌头三年的车,保费一年能涨出一倍多。还听说有个“残值黑名单”在流传——德国豪车四年掉七成多,国产高端车撑不到一半,早年夸保值的某美系品牌,老车型五年就砸到只剩四成……王猛师傅说得直白:“电动车过了质保,谁收谁自己心里有数,熟人都躲得远远的。”
有场回收池在东莞郊边,叫“老黄这地儿”。那地方堆满退役动力电池,搭得跟小型金字塔一样。他老黄套棉手套,摸一个测一个,能拼合的卖给储能电站,不行的拆零卖——他指着远处冒烟处:“那几个拆壳的塑料糊味,估计三天都散不去。”群里有人科普,每块废电池没处理好,能污染20平米地五十年。更闹心的,现在正规回收渠道一年能吃进去的量不足市场需求三分之一,大哥们都不乐意接这烫手山芋。
北京朝阳某小区里,地下停车库早停了四辆刚脱保的电车,外表没啥,就是停那没人动,不敢拆,不敢拖。业委会主任天天路过都发愁:“这种电瓶大家都怕,人车都绕着走。”头半年消防局统计:今年新能车自燃事故里,脱保的超过六成。老太太带孙子都不敢靠近那车堆。
厂家倒也想着补救,电池延保啥的,年费标六千,还整出一堆限制条款——跑超一万五,不能用第三方充电,全规定死死的。网约车老赵嘴瓢了:“不是延保,是车戴手铐。”某些店专修翻新电池,只要价格比4S店低一半,但签字免责协议都噼里啪啦压柜里。你要真出事,谁敢认账?修车师傅嘴里总叨咕:“翻新的电池,全凭人品。”
论坛里有个号叫“电池老兵”的家伙出来爆了一句早期内幕,说:有的电池BMS系统自己就带计划性衰减,整车第八年准时报警——就跟智能手机两三年就跑不动一样。有行内人转说,“早期奔补贴车,电池寿命都不下本。”
有意思的是,有深圳车友发现,特斯拉某一批本地用车,真的七八年后还剩八成电池容量,群里炸开锅,谁的真谁的假谁都不服气,直到有人现场测视频,结果还真有孤例。也有听新势力品牌圈有人爆料,早期整车为了数字好看,电池实际出厂容量比实际标称高不少,剩下用了几年掉下去也快,普通老百姓心里哪算得明白。
有行业分析师在闭门会上哼哼唧唧,说,这问题拖着不解决,新能源就是庞氏骗局了。他粗算了一把,到2030年,各厂会面临上千亿的电池保修坑,买新车的赔旧车,买单的还是用户。政策里讨论延保十年,车厂嘴里说生要命——谁都不愿在这条道里亮明手底牌。财政部据说琢磨着补贴电池更换,让经销商给客户让利,可钱得从哪来,没人敢答准。
有清华那边教授开会时候讲,“要不咱仿煤气罐,整电池银行,把电池弄成车外流通资产。”意思是,电池归平台,车主只租不买,随时换——但这么整,涵盖产业链七八环,动静可大得很,估计五年八年看不到真成果。
那天北京双井,特斯拉店外碰见个叫王建军的前车主。问他旧电池换不换——他摆手,“不行,彻底死心了。”干脆又买一辆新Model Y。合同里专门补写一条,电池低于七成厂家必须无条件换——他指书面内容给我看。可等他开走的那一刻,门头上的LED屏打着小字滚动:“最终解释权归厂商所有”。这事整的,谁都觉得像看电影,《电池谜局》,主演人人自危。
倒是后来修理厂老王车友群里,昨天旧车队长说,群里有人悄悄拆了电池拿去做自家储能柜,烧饭点鱼灯都行,就是跑不了远路。说这叫电动车的“第二人生”,也许吧,反正总得有个归宿——再用不行,也别让它就烂成废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