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放大招,新款SUV直降7.48万,价格屠夫再出狠招!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的,就是比亚迪那款挺火的小型SUV,叫元UP,突然冒出来一个7.48万的版本。

这事儿让很多人都挺好奇的,要知道,这款车在今年2月份刚上市的时候,起步价还要九万多块钱呢,这才过了不到半年,怎么一下子就便宜了这么多?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门道?

其实,这背后并不是简单的降价甩卖,而是比亚迪根据市场变化,做了一次非常聪明、非常精准的调整,可以说是真正听懂了普通老百姓买车到底图个啥。

比亚迪放大招,新款SUV直降7.48万,价格屠夫再出狠招!-有驾

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把时间往回倒一点,看看今年年初的时候,汽车市场都在流行什么。

那会儿,几乎所有的新能源车企都在拼一个东西,叫“智能驾驶”。

简单说,就是让车子能更聪明,比如在高速上能自己跟着前面的车走,自己保持在车道里,听起来特别高科技。

比亚迪作为行业里的领头羊,当时也提出了一个宏大的计划,叫“全民智驾”,意思就是想让大家不管买多钱的车,都能用上这种高级功能。

所以,今年二月份元UP这款新车上市的时候,自然也把智能驾驶当成了一个重要的卖点,想让买十万级小车的人也体验一把科技的魅力。

这个想法初衷是很好的,让科技普及到更多人,谁听了都觉得是好事。

但是在车子卖了一段时间以后,比亚迪从销售数据和客户的反馈里,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

他们注意到,对于那些准备花个七八万、十来万买一辆小型SUV的消费者来说,他们心里最看重的东西,可能和车企一开始想的不太一样。

咱们可以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会买这个价位车子的人,大多是什么情况?

可能是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人生的第一台车,预算有限,讲究一个经济实惠;也可能是一些家庭,需要买第二辆车,平时就是老婆开着在城里上下班、接送孩子、去超市买买菜。

对这部分人来说,买车最关心的无非就是几件事。

第一,车价要便宜,后续用起来也要省钱,电车充电比加油便宜,这是最大的吸引力。

第二,车子要皮实耐用,续航里程不用特别长,但得保证我日常通勤够用,最好能一个星期充一次电就行。

比亚迪放大招,新款SUV直降7.48万,价格屠夫再出狠招!-有驾

第三,车身小一点,在现在越来越堵的城市里,无论是开车还是停车都方便。

在这种实实在在的需求面前,那个听起来很酷的“高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就显得有点尴尬了。

很多人心里会犯嘀咕:我天天就在市区里开,红绿灯一个接一个,路上车多人多,走走停停的,这个智能驾驶功能我一年能用上几次?

在高速上或许有点用,可我平时也很少跑长途啊。

为了这个不经常用的功能,让我多花一两万块钱,好像不太划算。

有这个钱,还不如直接让车价便宜一点,或者给我换个容量大点的电池,让续航更长一些来得实在。

正是捕捉到了消费者这种最真实的心声,比亚迪迅速做出了反应。

他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对于入门级车型的用户,花里胡哨的科技感,不如真金白银的性价比。

于是,这次调整就来了,与其说是简单的降价,不如说是一次精准的“配置优化”,把钱都花在了刀刃上。

那么,7.48万的元UP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主要就是动了两个地方。

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一个,就是把那套比较昂贵的高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给拿掉了。

这套系统需要高性能的芯片和复杂的软件来支持,成本不低。

比亚迪把它换成了一个最基础,但对很多人来说也足够用的功能——定速巡航。

比亚迪放大招,新款SUV直降7.48万,价格屠夫再出狠招!-有驾

这样一来,成本就大幅度地降下来了。

第二个调整的地方,是电池。

原来的元UP,续航里程是401公里,对于一辆小型SUV来说,这个数据已经很不错了。

而这个7.48万的新版本,续航里程调整到了301公里。

有些人可能一听,续航少了100公里,会不会不够用?

咱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

对于一个典型的城市上班族来说,每天上下班来回就算40公里,一周五个工作日也就是200公里。

301公里的续航,完全可以满足一周的通勤需求,甚至周末还能开着去趟近郊。

而且,这款车保留了快充功能,如果真有急事需要用车,开到充电站,也就是吃顿饭或者喝杯咖啡的工夫,电就能充得差不多了,非常方便。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只在城里代步的人来说,301公里的续航是完全够用的,而通过适当减小电池容量,车子的价格又能实实在在地降下来。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不就是“减配”吗?

其实,这次调整最聪明的地方,就在于比亚迪非常清楚,什么东西可以减,而什么东西是底线,绝对不能动。

首先,最核心的安全性,比亚迪守得非常牢。

比亚迪放大招,新款SUV直降7.48万,价格屠夫再出狠招!-有驾

这台7.48万的元UP,依然用的是比亚迪自家招牌的刀片电池。

这种电池的安全性是出了名的好,不容易起火。

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车子价格多少,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比亚迪保住了这个根本,就等于给了大家一颗定心丸。

其次,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比亚迪一点没小气。

车子的外观设计,比如那个很有辨识度的“龙颜”前脸、悬浮式的车顶、贯穿式的尾灯,都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

你开出去,别人完全看不出这是一台七万多块钱的车。

坐进车里,那块可以旋转的10.1英寸中控大屏,还有全液晶的仪表盘,这些提升科技感和档次感的东西,也都在。

座椅也是一体式的皮质座椅,整个内饰的质感,并没有因为价格降低而变得廉价。

更让人觉得比亚迪会算账的是,虽然高级的“智能驾驶”功能取消了,但是一些日常驾驶中特别实用的辅助功能,硬件却都给你留着。

比如说360度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

这两个功能对于很多新手司机,或者经常需要在老小区、狭窄路段停车的人来说,简直太有用了。

它通过车子周围的摄像头,把车子四周的情况,甚至是车底下的情况,都清清楚楚地显示在中控大屏上,让你停车、拐弯的时候心里特别有底,大大减少了剐蹭的风险。

可以说,比亚迪是把花在“智能驾驶”上的钱,省下来用在了更接地气、使用频率更高的“停车辅助”上,这笔账算得非常精明。

所以你看,比亚迪元UP能把价格降到7.48万,靠的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招”,而是一整套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快速反应。

它看准了入门级电动车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果断地砍掉了那些使用频率不高但成本很高的配置,同时又坚决地保留了安全、设计和日常实用性这些核心价值。

这背后,体现出的是中国头部企业强大的供应链控制能力和灵活的市场策略。

最终的结果就是,消费者能用更少的钱,买到一辆安全、实用、好看、开起来也方便的纯电SUV,这对于正在考虑买第一辆车或者家庭增购车辆的普通老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