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几十亿造舰队,空船返航?比亚迪这步棋,欧洲车企看懂了得吓出

讲真,最近车圈最魔幻的事情,就是比亚迪自己下场造船了。

一群搞电池的工程师,突然就悟了,说光在地上卷没意思,我们要去海上整活。于是咣咣咣砸了几十亿,造了一支舰队,把自己的车像下饺子一样往欧洲运。

外行一看,都觉得王传福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为什么?因为这船开过去是满的,开回来是空的。空的!就等于你开滴滴送人去机场,然后空车回来,油费路费自己掏,这不就是纯纯的大冤种行为吗?会计看了都要连夜辞职,说这账做不了,有违祖训。

很多人都在嘲笑,说比亚迪这是钱多烧的,不务正业,典中典之飘了。

但凡你这么想,那格局就真的小了。

你以为老王在算经济账?错了,他已经进入一个玄学领域了,他在算的是一家企业的“气运”。

以前我们出海卖车是什么状态?是你车造得再牛,技术再顶,都得在港口上,对着外国的船运公司,喊一声爷。船期人家定,价格人家说了算。今天人家说,不好意思,最近舱位比较紧张,价格上浮30%,你捏着鼻子也得认。明天人家说,诶,你这个单子我们不想接了,你哭都没地方哭。

车子在港口堆成山,订单在那头急成狗,而你,什么都做不了。

这种感觉,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可太熟悉了。就像你在公司里,PPT做得天花乱坠,结果老板的小舅子说你这个字体不好看,你就得回去通宵重做。你的价值,不取决于你的能力,而取决于别人给不给你机会。

这口气,憋屈不憋屈?

现在,比亚迪说,我不受这个气了。不装了,摊牌了,爷自己造船。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了,这是直接掀桌子。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比亚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防御手段,就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当王传福的“开拓者1号”停在欧洲港口,几千辆崭新的比亚迪像铁皮饺子一样排着队下船时,欧洲的同行们心态一定是崩溃的。

那画面,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这不是商业入侵,这是视觉污染,是精神霸凌。

它传递了一个极其简单粗暴的信号:我来了,而且我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我想来多少,就来多少。

你跟我谈关税壁垒?可以。你跟我搞环保调查?没问题。但你没办法阻止我的船停在你的港口。这种掀桌子的玩法,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打街霸,打不过对方,我也不让他赢,直接拔电源。虽然会被我爸打,但那一刻的快乐,是真实的。

砸几十亿造舰队,空船返航?比亚迪这步棋,欧洲车企看懂了得吓出-有驾

所以你看,比亚迪这操作,就像是把一支舰队做成了一块压缩毛巾,平时看不见,一到欧洲港口,浇上订单的水,哗一下,膨胀成一支遮天蔽日的无敌舰队。

这他妈才叫格局!

当然了,你要说老王心里一点不滴血,那也是假的。每次看到空船返航的报表,估计他办公室的速效救心丸都得按箱进货。但他硬是撑住了。因为他要的不是现在报表上的盈利,他要的是未来规则的制定权。

这个世界上的竞争,分为三个层次。

最低级的,是产品竞争,大家卷价格,卷配置,卷服务,卷到最后一起死。

中级的,是品牌竞争,开始搞玄学,讲故事,养粉丝。你看买奔驰的人,你跟他谈性价比,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

而最高级的,就是比亚迪现在干的,是规则竞争。我不跟你聊产品,也不跟你聊品牌,我直接重塑你赖以生存的物理规则。你不是要靠船运吗?好,我把海运这件事的成本、效率、乃至存在感,都给你打下来。

这已经不是闪电战了,这是修仙小说里的“领域”神通。在我的领域里,我就是规则。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比亚迪的船比做“意大利炮”可能有点粗俗,但讲真,那个画面感,真的,绝了。

所以,比亚迪造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欧洲的同行们每天早上拉开窗帘,都能看到一艘满载中国车的巨轮缓缓驶入港口,然后陷入一整天的沉思和自我怀疑。杀人,还要诛心。

砸几十亿造舰队,空船返航?比亚迪这步棋,欧洲车企看懂了得吓出-有驾

这就叫高级。

当所有人都在卷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候,比亚迪已经开始思考,如何为这些冰箱彩电大沙发,装上一个可以随时抵达世界任何角落的“任意门”。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比亚迪选择,在成仙的路上,顺便把盒子也造好。

砸几十亿造舰队,空船返航?比亚迪这步棋,欧洲车企看懂了得吓出-有驾

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