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也浪子,今天咱们不聊道德绑架,只算生死账!
比亚迪突然终止“一口价”政策,全网炸锅——有人骂它“降价玩不起”,有人夸它“为行业止损”!但真相藏在数据里:
降价狂欢时: 3个月销量暴涨92.5%,秦PLUS杀到6万级碾压燃油车;
紧急刹车后: 行业利润率跌破3.9%,41.7%经销商血亏离场!
这场急停,根本不是良心发现,而是中国汽车生死博弈的终局预演!
一、价格战的双面刃:从狂欢到窒息
1. 销量幻觉的破灭
2024年降价立竿见影,月销从20万飙至51万辆,但2025年1-5月销量增速骤降,国内销量几乎停滞,30万月销中8万靠海外输血。新能源渗透率超50%后,“油车”转化难度激增,秦PLUS降到6万仍带不动销量——降价边际效益归零。
2. 产业链的死亡螺旋
二、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绞杀
1. 监管重拳砸向无序竞争
工信部、中汽协联合发文:反对“无底线价格战”,强制车企压缩账期至60天,20余家车企连夜签字。比亚迪成重点监管对象:5月22款车型高降34%,触发政策红线。
2. 消费者的觉醒与反噬
低价≠高质:30万以上车型电池满足2026“不起火”新规,但10万级平价车电池多数未达标,清库存压力巨大;车主投诉比亚迪“轻刹有焦糊味”,德国大陆同类产品因过热召回——安全正在为降价买单。
三、战略大转向:从价格绞杀到技术尊严
1. 出海高端化的生死棋
腾势在卡塔尔卖50万人民币,海外单车利润是国内的1.8倍;若国内价格战蔓延海外,中国汽车“高技术、高溢价”形象将崩塌——全球化要利润,不要低价标签。
2. 技术牌取代价格牌
比亚迪密集发布:“天神之眼”智驾下放至7万级海鸥,碾压竞品“彩电大沙发”;10C“兆瓦闪充”,5分钟补能500公里;董秘李黔宣言:“不打价格战,用技术创新普惠用户!”——实则是千亿研发的利润保卫战。
价格战的终点是价值重生
当秦PLUS卖到6万时,我们欢呼‘国产车的胜利’;当产业链因180天账期窒息时,才惊觉胜利的代价是安全底线!
比亚迪的转身揭示行业铁律:
短期靠价格抢市场,长期靠技术定生死;油电并存时代已至,渗透率50%后,唯有硬核技术能破局;中国需要“丰田式利润”(=13家中国车企总和×1.9倍),而非“丐版式销量”。如果车价再降2万,但刹车盘防火标准退回3年前——
你选省钱,还是选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