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启动转速高伤车?修车工揭秘:90%人不知,竟是保护

各位老铁!

咱用车社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个劲爆话题,保证让你脑洞大开!

你们开车时,有没有那种刚点火,发动机转速就“噌噌”往上窜的经历?

那一刻,是不是心里直打鼓,生怕车子哪个零件出了问题,要“罢工”了?

刚启动转速高伤车?修车工揭秘:90%人不知,竟是保护-有驾

嘿嘿,今天我就来给你们好好说道说道,这90%的人都不知道的“冷启动保护”机制,到底是个啥“玄机”!

咱先不说那些复杂的专业术语,就从咱们最直接的感受聊起。

夏天还好,发动机声音可能只是稍微有点“呼噜呼噜”的,但要到了冬天,尤其是在咱们北方,那感觉可就刺激了,整个车都跟着抖得跟筛糠似的!

这时候,你脑子里肯定会冒出个念头:“这车是不是不行了?刚买来就这么折腾?会不会伤车啊?”

其实吧,这事儿非但不会伤车,反而是车子在“疼惜”你,或者说,它是在“呵护”自己!

你想啊,发动机这玩意儿,就像咱人一样,大冷天的早上起来,不得先活动活动筋骨,让身体暖和起来才能干活?

车子也一样!

它刚从一宿的“沉睡”中醒来,发动机里的机油,特别是那些粘稠度高的,可能已经“冻”得有点僵硬了。

这时候,如果你二话不说直接挂挡就走,那发动机内部那些精密配合的零件,可就得在“乏油”状态下硬磨了,时间长了,你说伤不伤?

所以啊,厂家设计这套“冷启动高怠速”的程序,说白了,就是让车子自己给自己“热身”!

就好比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发动机,也需要先“磨刀”才能“霍霍”向天下。

它一启动,就会加大喷油量,加大进气量,然后把转速拉高,目的就是为了让发动机赶紧升温!

温度上去了,机油的流动性就好,润滑也就到位了。

这就像给发动机打了一剂“强心针”,让它迅速进入最佳工作状态。

为啥要这么“折腾”?咱这就一步步来拆解!

第一桩:保命要紧!机油泵送压力得跟上!

你想啊,发动机长时间熄火,上半部分的机油都乖乖地流回油底壳了。

刚启动转速高伤车?修车工揭秘:90%人不知,竟是保护-有驾

冷启动那一刻,机油泵就得像个“快递员”,赶紧把机油送到发动机各个需要润滑的角落。

你想,天越冷,机油越粘稠,流动性越差,这“快递”送达的时间就越长。

在这段时间里,发动机那些金属零件可就是“干磨”状态,那磨损,就像“赤脚行冰路”,步步惊心!

而这冷启动高怠速,就能显著增加机油泵的泵送压力,让机油“嗖”地一下就到位,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乏油”时间。

这就好比给快递员换了一辆“跑车”,让你心爱的发动机宝贝,第一时间就享受到丝滑的润滑,这不比啥都强?

第二桩:让机油跑起来,别冻成“冰坨坨”!

特别是咱北方的小伙伴们,冬天那零下几十度的低温,机油要是到了“倾点”,那可就不是流动性差那么简单了,简直是半凝固状态!

这时候,它那点儿润滑能力,估计也就跟涂了层黄油差不多。

发动机高怠速运转,增大机油泵压力,就是为了让这“冻住”的机油赶紧“化开”,加速流动,迅速升温,达到它的工作温度。

你想,机油一旦跑起来,润滑效果那才是杠杠的!

这就像“春风化雨”,滋润万物。

第三桩:零件间的“默契”也需要温度!

发动机在低温下运转,你有没有发现,声音特别大,震动也明显,油耗也蹭蹭往上涨?

这可不是发动机故意跟你作对,而是因为在低温状态下,发动机内部那些零件的匹配间隙,还没达到最佳状态。

就像“君子之交淡如水”,需要时间来培养默契。

等发动机温度上来了,零件受热膨胀,自然就达到了最佳的润滑间隙和最小的运转阻力,这时候,发动机才会变得安静、平顺,而且油耗也降下来了。

高怠速就是帮助它们尽快“熟络”起来,进入最佳工作模式。

刚启动转速高伤车?修车工揭秘:90%人不知,竟是保护-有驾

第四桩:防止“机油增多”的尴尬,还得靠它!

这一点,对于咱们缸内直喷的发动机来说,尤其重要!

在北方低温环境下,为了保证发动机能顺利启动,电脑会采取“多喷油”的方式,加大混合气浓度。

但问题来了,有些汽油可能会附着在低温的气缸壁上,然后被活塞环带进曲轴箱,稀释机油,导致机油增多。

想想看,机油被稀释了,润滑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这就像“饮鸩止渴”,看似解决了眼前的问题,却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而发动机高怠速热车,能让气缸温度迅速升高,把那些附着在壁上的汽油“蒸发”掉,减少它们进入曲轴箱的几率,也就有效地降低了机油增多的情况。

这就像给发动机洗了个“热水澡”,让它保持最佳“体态”。

第五桩:环保小卫士——三元催化器,也得给它“预热”!

现在汽车都讲究环保,三元催化器就是咱们尾气处理的“大功臣”。

它通过稀有金属的催化作用,把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这些有害气体,变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但这玩意儿,得在高温下才能正常工作,至少要达到200摄氏度!

这就像“烈火真金”,只有在高温下才能显出它的价值。

怎么让它快速升温呢?

当然是靠发动机产生的尾气温度了!

高怠速运转,发动机排出的废气温度更高,就能更快地给三元催化器“加热”,让它早点投入工作,实现环保目标。

刚启动转速高伤车?修车工揭秘:90%人不知,竟是保护-有驾

你说,这岂不是一举多得?

那么,到底怎么“热车”才是王道?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原地热半天,有的说直接走。

其实,这得看“天”!

如果今天天气不错,环境温度在0℃以上,那恭喜你,你的车子没那么“娇气”。

发动机启动个30秒,机油差不多就已经循环起来了,这时候你就可以挂个低速挡,悠哉悠哉地开出去。

等到水温灯灭了,或者水温表指针从最低位置稍微动了动,就可以正常行驶了。

这就像“顺水推舟”,一切都自然而然。

但要是到了冬天,特别是咱东北的小伙伴,零下几十度的“冰封模式”,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这时候,机油可能真的已经“硬邦邦”了,原地热车个至少两分钟,让机油“活动开”,达到最低工作温度,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别嫌这时间长,这可是为了让你的爱车有个“好开始”。

这就像“磨刀不误砍柴工”,前期的小投入,换来的是长久的顺畅。

然后,再低速行驶,直到水温正常,这样才能保证发动机的每一个“零件”都得到最恰当的照顾。

别再被“不热车伤车”的传言吓住了!

说了这么多,其实咱们要明白一个道理:汽车的设计,都是为了让它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更好地工作。

这冷启动高怠速,绝对是厂家为了保护发动机,延长使用寿命而精心设计的一项“冷启动保护”机制。

所以说,这事儿你不用太纠结,也别被那些“听说的”吓得不敢开车。

理解了背后的原理,你就知道,那不是车子在“作妖”,而是在给自己“续命”呢!

你们在开车的时候,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热车”习惯?

或者,有没有遇到过因为没“热车”而出现的奇怪情况?

在评论区跟我聊聊呗,看看谁的经历更有意思!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懂车,才能更好地爱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