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雅迪钠电车的消息,2649元起售,心里直接咯噔一下,这感觉活久见,两轮车圈子,终于有厂商把“喊了好几年”的钠电技术落地了,骑友群里直接炸开锅,有人在打听参数,有人在看价格,有人反手就是一句,台铃和爱玛呢,咋都不出声?电动车三巨头,怎么只雅迪上场,其他两个不声不响,是没料还是另有打算?
看着雅迪官宣这回Q1-H、Q50、甜橙三款钠电车型,价格下探2649,配的还是48V24AH钠离子电池,标称可跑94公里,热搜上那数据,循环寿命1500次、低温放电不打折、92%容量保持率,全场眼神都聚一下,铅酸铁打的痛点,冬天续航打折、寿命短、每年还得拆换着烧钱,直接看一边,谁还能不羡慕。锂电贵,铅酸体验低,钠电狠狠一脚,把自己踹进了舞台中央。
只不过脑子冷静一想,锣鼓敲得再响,回头瞅订单,平台几百条买家评论,不露脸的量,还是一锅凉水泼下来。那么问题来了,性能天花板之外,哪怕有用户好感,台铃、爱玛到底为啥这么安静?
真不是大家不会玩钠电,前两年台铃自己也跑出来秀技术,什么80多项钠电专利,样车、展会都摆出来,让人以为钠电大战就要开始。结果看现在,线上买不到,线下也不知道去哪试,反倒雅迪第一个冲锋,直接官宣全国卖。那这牌子之间的分歧去哪找?
量产,真没那么容易。网上云上谈量产,现实里钠电池和铅酸那是两套系统,生产线一套一套换,新建厂房、改产线、招技术员、改设备,光成本就认不下,供应链原材料比锂电池还难搞,更别说合格率、品控、售后,家家都得撸起袖子往里砸钱砸人。雅迪敢于第一个挤进市场,也不光是想气对手,背后直接收了华宇,整个钠电池板块收进公司,直接把核心技术和产线一起绑定,台铃、爱玛那种需要外采的,涉及品牌议价、运输、售后,全靠背后谈判和实力支撑,谁没底不敢轻举妄动。
钠电车型另个问题,讲实话就是用户不够买账。朋友圈转发不少,头热热的都叫一声厉害,但说到真掏钱的,大家还犹豫,为什么?性能一样锂电也有,价格压得不够狠,对比锂电和铅酸,消费者挑来挑去,其实更怕花了钱换了麻烦。即使看得到未来的优势,但老百姓换车、修车,还是图个省心稳定,铅酸配件满地跑,路边师傅修锂电也习惯,钠电万一出点状况,找谁换谁能修,渠道全是问题,台铃这种全国分销,怕动了市场格局,自己都不确定渠道反应,量产出来砸自己招牌,那可真不敢。
第三点绕不过去,就是成本。理论说钠电便宜,现实一比,产线没爬坡下来,采购没放量,人工物料都得加价,锂电又不是非买不可,大家都观望,看会不会一步到位走量降价。雅迪能出低价,底气就在自产自销,行业老大,先走一步试试水,其它企业没这规模,外采外包贵一档,拍脑袋就跟进,最后只能做一单亏一单。爱玛、台铃不抢先,就是在等成本再掉一把,打包大批量上线,价格能玩性价比,渠道敢梭哈,那才是一波王炸,不然现在就算上去也拼不过老大压价。
换句话说,谁怕谁,等你雅迪这波走出个方向,市场验证用户口碑渠道反应、售后数据齐了,大家再上,那就是练兵不走弯路,卷场子才划算。
不过话都说到这了,钠电技术能进两轮赛道,这事已经没法挡。技术喷涌,资本跟进,供应链深度布局,一旦成本打下来,用户接受度一夜暴增,中小品牌也能跟进,谁进步谁掉队,前排没占住,后头还想翻身,难度越来越大。
说到底,铅酸电池地位早就岌岌可危,锂电一统江湖也是短期现象,钠电才是潜力股,能有更高安全性、更低成本、更强耐低温,体量拉起来,主流一定换人。
圈子里两句话,有人信新技术,有人信市场。其实别光看台铃爱玛淡定,真要钠电火了,三巨头谁也少不了。雅迪现在率先吃螃蟹,台铃、爱玛等着收割第二波红利,全盘皆活。比到最后,拼的还是技术扎实不扎实,市场嗅觉灵不灵。
说完了再扒拉两句,评论区有人问,这车值不值,咋选。实际用车环境、日常里程、预算,三个标准自己掂量掂量,别图新凑热闹,别拿老观念刷存在,什么技术最终都是服务老百姓。到时候谁便宜、谁好用、谁售后不糊弄,大家自然有答案。
市场棋盘,有人走前锋,有人埋伏后手,今年雅迪敲锣开道,爱玛台铃留一手观望,说白了,电动两轮车,不再只看价格内卷,大家开始拼技术内核了,未来谁上牌桌,谁下牌桌,钠电改变格局,谁跟得起节奏,谁吃得上红利,圈圈转起来,故事才刚刚开始。
文章如果发现任何不当内容或涉及侵权,请及时反馈,团队查证后第一时间处理。所有数据来源公开报道,小编写文只为分析经济新闻,倡导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欢迎点赞评论,关注我后续更有干货,期待和你一起见证行业新拐点,祝你生活顺心,精彩每一天。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