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行业大洗牌:从“铁饭碗”到新能源风暴的生死时速

你们发现没?现在跑长途的活越来越难接了,油价涨、运费跌,连国六、国七排放标准都逼得不少老车提前退休。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国卡车行业这些年走过的路——从当年的'铁饭碗'到现在的'新能源风暴',这个行业到底经历了啥?

2024年,卡车江湖正上演着一场生死时速,有人靠电动重卡翻身,有人被算法压价逼到转行,还有人在海外市场杀出一条血路……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卡车可是个体面活儿。那时候,路上车少,货多,司机师傅们跑一趟长途,挣的钱能顶普通工人好几个月的工资。我老家有个老司机,90年代开东风140,从山西拉煤到河北,一个月能赚上万块——那时候县城一套房才几万块钱。司机们穿着皮夹克,叼着烟,方向盘一打,油门一踩,就是"路上最靓的仔"。

那时候的卡车司机,不光挣钱多,社会地位也高。谁家要是有个跑长途的亲戚,那绝对是"能人",能帮忙捎带点紧俏货,比如上海的的确良衬衫、广州的电子表。司机们跑完长途回来,往往还能带点外快,比如顺路拉点私货,赚点"茶水钱"。

但好景不长,到了2000年后,情况开始变了。

随着中国经济腾飞,卡车数量爆炸式增长。以前一条高速上半天见不到几辆卡车,现在堵车堵得能打麻将。车多了,运费就跌了。以前跑一趟能赚5000,现在可能就剩2000,还得抢单。

更狠的是,油价、过路费、保险、维修成本全在涨。我认识一个河南的卡车老板老李,他说:"十年前加满一箱油几百块,现在得小两千。以前跑一趟能赚一半油钱,现在跑完可能还得倒贴。"

2024年的数据更让人揪心:1-11月,我国卡车产销分别完成299.3万辆和305.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2%和5.4%。这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下滑了。重卡市场尤其惨淡,2022年销量从2021年的139.53万辆腰斩至67.19万辆,虽然2023年有所回升至91.1万辆,但距离巅峰时期还差得远。

再加上这几年环保政策越来越严,国三、国四、国五、国六排放标准一路升级,很多老车直接被淘汰。有些司机刚贷款买了辆国五的车,结果政策一变,国六来了,车价直接腰斩,贷款还没还完,车已经不值钱了。2024年1月,生态环境部又发布了《国七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2027年实施,要求氮氧化物(NOx)排放限值较国六降低50%以上。这对传统燃油车简直是致命一击。

最近几年,新能源卡车突然火了。国家大力推广,补贴一波接一波,电动卡车、氢能源卡车纷纷登场。2024年,新能源中重卡渗透率达到11.9%,其中纯电动增长151.3%。看起来一片大好,但现实没那么简单。

电动卡车虽然省油,可电池贵啊!

一辆传统柴油重卡卖40万,电动版可能得80万。虽然充电比加油便宜,可电池寿命、充电桩配套、冬天续航缩水……全是问题。有个内蒙古的物流公司老板吐槽:"冬天零下20度,电动卡车跑一半没电了,司机在车里冻得直哆嗦,最后还得叫柴油车来拖。"

氢能源卡车倒是给行业带来了新希望。

2024年3月,财政部发布《新能源商用车补贴调整方案》,取消部分低端电动卡车补贴,转向氢燃料电池重卡(每辆最高补贴50万元)。一汽解放随即推出首款量产氢能重卡JH6,预计2024年氢能重卡销量将突破5000辆,占新能源重卡份额升至15%。

换电模式也是个亮点。

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动重卡换电技术国家标准》,强制要求电池包尺寸、接口协议、通信协议"三统一"。这直接推动了换电重卡销量占比从2023年的12%升至2024年的25%。不过,充电派(超快充技术)仍在反攻,未来谁能胜出还不好说。

2024年6月,工信部批准京东物流、图森未来在G2京沪高速开展L4级自动驾驶卡车编队运营测试,允许"去安全员"商业化试运行。实测数据显示,这种多车协同编队能降低油耗10%,单日行驶里程提升至1200公里。

京东已经推出"无人干线+有人支线"混合运输网络,干线成本下降20%。这对传统司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虽然完全无人驾驶还有法律和责任界定的障碍,但趋势已经很明显:未来长途货运将越来越少需要人类司机。

根据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美国至少有30%的长途货运将实现高度自动化。中国虽然起步稍晚,但追赶速度惊人。现在贷款买卡车的司机可得想清楚了:可能刚还清贷款,岗位就已经被优化了。

在国内市场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出口成了中国卡车行业的救命稻草。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重卡出口量达32万辆,同比激增45%,其中俄罗斯市场占比超40%。俄乌冲突后欧洲重卡供应链中断,中国车企(陕汽、重汽)凭借性价比优势(价格较沃尔沃低30%)快速填补市场。

上汽红岩在墨西哥建KD工厂,福田在越南布局新能源组装线,中国企业正在通过本地化策略规避贸易壁垒。2024年1-6月,我国卡车累计出口35.1万辆,同比增长6%,创下了近7年同期的新高。轻卡由于具有灵活性和高性价比,成为了出口主力,占比超过50%。

以前卡车司机是高薪职业,现在呢?工资没涨多少,活儿却越来越难干。长途司机一出门就是十天半个月,吃住都在车上,腰椎间盘突出、胃病成了职业病。更惨的是,现在很多平台用算法压价,司机抢单像外卖骑手一样内卷,跑一趟可能就赚个辛苦钱。

年轻人也不爱干这行了。90后、00后宁愿送外卖、开网约车,也不愿意开卡车——太累,太孤独,还没自由。有个00后小伙跟我说:"我爹开了30年卡车,落下一身病,我才不干呢,送外卖好歹能天天回家。"

2024年12月,曾位列前十的湖北某车企宣布破产重组,中国重汽、陕汽、解放、福田、东风五大集团市场份额升至83%。这不是个案,新能源研发投入超10亿元/年,中小厂商根本无力承担;国六切换导致库存积压,现金流断裂。

物流企业也在整合。2024年"双11"期间,顺丰联合三一重工推出定制版电动轻卡,可根据货物类型(生鲜、电子产品)动态调整货舱温控系统。这种C2M(客户对工厂)模式正在颠覆传统卡车制造,小玩家越来越难生存。

不会消失,但一定会变。自动驾驶卡车已经在测试了,未来可能不需要那么多司机。大公司靠规模优势活下去,小运输队要么抱团,要么被吞并。新能源是大趋势,但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技术、政策和运气。

到2025年,新能源卡车市场预计将高速增长,中重卡增33%,轻微卡增50%。智能化、高端化也是方向,预计到2030年,高端卡车市场份额将增至30%,较2020年翻三倍。

总之,中国卡车行业就像一辆在高速上狂奔的老卡车,油箱快见底了,刹车也不太灵,但还得继续开。有人会被甩下车,有人会换新车,还有人会找到新路。这就是现实,残酷,但也充满机会。

所以,如果你有个开卡车的亲戚,下次见面记得请他喝杯酒——这行,真的不容易。

卡车行业大洗牌:从“铁饭碗”到新能源风暴的生死时速-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