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典配方再翻炒:日产这次加对了什么料?
去年奇骏被那三缸发动机坑惨了,不过这团队也算学乖了。
新上市的荣誉版,直接把第三代车型压箱底的2.0L四缸机拿出来用了,就连CVT变速箱也是老搭档。
你想想,这套动力组合就跟沙县小吃里的飘香拌面一样,味道不算特别惊艳,但胜在稳定。
每月有十几万台装机量,那些修车摊的老师傅闭着眼睛都能把它拆了再装上。
我去4S店看实车的时候,那销售妹子一边嚼着槟榔一边给我推销:“哥,你看看这车漆,跟旁边那逍客比,是不是跟开了美颜似的?”还别说,新增的那个苍穹灰色看着挺高级的,阳光一照,泛着冷灰调的金属光泽。
跟丰田RAV4的那个水泥灰比起来,更有iPhone石墨色的质感。
可我一转头看到车头那个会发光的扁平化logo,哎呀妈呀,瞬间就想起我家里十年前那台三星GalaxyS3的呼吸灯了,这科技感,妥妥地把复古的感觉拉满了。
二、12万买块中控大屏值不值?
我一坐进驾驶位,摸到那真皮方向盘,一下子就明白为啥日系车总被人吐槽是“沙发厂”了。
那Multi-Layer座椅,比我家那按摩椅还贴合我的腰线呢。
后座空间也很大,塞下三个200斤的东北大汉都没问题。
销售在那儿使劲戳中控屏给我演示语音控制,这12.3英寸的大屏反应可快了,跟新买的iPad似的。
就是那内置的NissanConnect2.0系统,让我感觉自己好像穿越到小米生态里去了,远程开空调、查定位这些功能,明显就是照着新能源车抄的作业嘛!可我一打开副驾的手套箱,瞬间就无语了,里面居然藏着个老式CD插槽。
合着这车载系统是赛博朋克和蒸汽朋克混搭啊。
不过对于我们这些三十多岁的奶爸来说,能插U盘放《孤勇者》哄娃,可比那些花里胡哨的车载KTV实用多了。
三、降价五万背后的焦虑密码
我盯着展厅落地窗外的比亚迪宋ProDM-i,一下子就明白东风日产的高管们为啥咬着牙也要降价了。
乘联会的数据太惊人了,今年前五个月,自主品牌在12-15万这个价位的市场占有率都冲到58%了,日系三强的份额直接砍了一半。
这波降价就跟手机圈里RedmiNote系列的打法差不多,用入门款守住市场,给即将上市的第五代奇骏电车腾地方。
咱老百姓也不傻,我有个哥们上周刚提了台荣放,看到奇骏这个价格,当场就爆粗口了:“XX的,早知道再忍俩月了!”可他转头又嘀咕:“这老款清库存的车,二手贩子收车价会不会跌得惨不忍睹啊?”你看,现在中国消费者精明得很,既想要品牌溢价,又怕自己当了接盘侠。
四、紧凑型SUV江湖要变天?
我站在露天停车场的大太阳底下,看着远处飘着“8.98万起”横幅的逍客·荣誉,突然就觉得合资车的定价体系全乱套了,就像被熊孩子推倒的积木一样。
想当年,CR-V加价三万还得等半年,现在听着就跟《山海经》里的故事似的,太离谱了。
反倒是吉利星越L这些自主品牌,13万的车,配置单里连AR-HUD和香氛系统都给安排上了。
那销售小哥一边擦汗一边跟我说:“哥,您别看指导价标着16万,现在店里还能谈3年免息呢。”
这话啥意思啊,说白了就是厂家心里也没底啊!隔壁本田4S店上个月直接打出“买发动机送车”的横幅,不知道的还以为进了拼多多汽车专场呢。
这场价格战打到这份上,日系车一直引以为傲的保值率神话,估计都要被自己的骨折价给打破了。
哎呀,这年头买辆车就跟炒A股似的,刚交完定金,说不定这车就贬值一半了。
不过我转头看到停车场里那台苍穹灰奇骏闪着光,突然就想起《肖申克救赎》里的那句话:“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毛太鲜亮了。”
就是不知道东风日产这波操作,到底是能涅槃重生,还是临死前的最后挣扎呢?
奇骏·荣誉正式上市限时诚意价11.98万元起
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