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汽车五月热销背后隐藏的市场分层玄机

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现在选车,最犯难的竟不是“要不要”,而是“豪掷千金”还是“精打细算”。

瞅瞅问界,五月第二周卖了7540台,比起头一周,涨了13个百分点。

尤其惹眼的,是那均价五十万的M9,销量跟坐了火箭似的,直接占了总盘子的五成五。

问界汽车五月热销背后隐藏的市场分层玄机-有驾

你说,这算不算得上是“离经叛道”?

照常理说,经济承压,大家勒紧裤腰带才是王道。

怎么到了买车这档子事儿上,反倒“趋炎附势”起来了?

莫非真的是“价高者得”?

这背后,恐怕没那么简单,得咂摸咂摸。

咱先顺一遍这茬儿。

问界M9能卖爆,明面上看,肯定是三月份那波“改头换面”后的订单开始兑现了。

但光靠交付潮就能说得通吗?

八成悬。

毕竟,订单到销量,中间隔着个“转化率”的坎儿。

要是产品拉胯,主顾们提车后觉得名不副实,那退单的肯定乌泱泱一片。

所以,M9能蹿红,起码说明它在某些方面拿捏住了金字塔尖消费者的痒点。

譬如说,排场。

一辆五十万的车,开出去自带主角光环,撩拨了部分人对身份认同的那根弦。

再譬如说,格调。

高端货在舒坦度、智能化、安全性等方面,往往会更上一层楼,能给用户整出更巴适的用车体验。

可问题也来了,同样是问界牌的,M8的销量却露出了颓势。

这又是闹哪样?

官方之前可是拍着胸脯说M8手握七万份大定。

难不成是产能掉链子了?

还是说,消费者掂量了一下,发现M8和M9之间,性价比差异没那么大,索性一咬牙,一步到位上了M9?

这背后的缘由,估摸着更盘根错节。

一方面,市场厮杀太惨烈了。

各家车企都在卯足了劲儿推陈出新,抢地盘。

M8要面对的围追堵截,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消费者对MPV的诉求也在悄然生变。

过去,MPV主要用来撑场面,搞商务接待。

问界汽车五月热销背后隐藏的市场分层玄机-有驾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相中MPV,看中的是它那宽敞的空间和舒适性。

不过呢,持家过日子的人对价格更敏感。

M8要是价格咬得太死,没准会丢掉一批潜在的买家。

反观M9,它的准客户们对价格的容忍度本来就比较高。

他们更在乎的是牌子、品质和调性。

这么一拆解,是不是有点眉目了?

问界M9的走俏,其实折射出的是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分层现象。

有一拨人追求极致的物美价廉,另一拨人则心甘情愿为格调和体验买单。

与坊间认知相悖,中国车市远比我们设想的要千头万绪。

它既有下沉市场的广袤天地,也有高端市场的消费力。

关键在于,车企能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胃口。

当然,问界M9的热销,也给其他车企敲了个边鼓。

想在高端局里站稳脚跟,光靠罗列配置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要磨砺出真正有辨识度、有竞争力的产品。

别忘了,汽车不仅仅是代步的工具,它还寄托着消费者的情感和期许。

只有真正体察消费者的需求,才能赢得市场。

区区几组销量数据,就能让我们窥见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脉动的一些端倪。

当我们想当然地把原因归咎于“有钱人变多了”时,是否忽略了更深层次的社会肌理?

比如,消费升级的浪潮,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对个性化需求的追逐。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买贵的还是买值的?

其实,这个问题压根儿就没有标准答案。

关键在于,你心里想要什么。

如果你追求的是性价比,那就挑适合自己的。

如果你乐意为牌子和体验一掷千金,那也没什么不妥。

就拿问界M9来说,它可能不是所有人的那杯茶,但它着实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心愿。

而这,或许才是它能热卖的个中缘由。

至于问界M8,也许需要重新考量一下自己的站位,找到更精细化的目标客群。

毕竟,七万份大定的背后,是消费者对你的期许。

可别让这份期许落空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