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多万的奥迪Q5L换了模样,中产焦虑全写在排气管上?

上周去看车展,一眼看到新款奥迪Q5L停在那儿,我第一反应是——这车咋变成这样了?车屁股上挂着四根粗壮的排气管,黑色的运动套件,整个气场跟以前那个穿西装打领带的老干部完全不是一回事。站我旁边一哥们嘀咕了句:“奥迪这是急了吧?”

这话说得挺准。你想啊,以前开奥迪Q5L的都是什么人?企业中层、小老板、体制内有点位置的,稳稳当当,不求出彩但求体面。可现在不一样了,满大街跑的理想、问界、蔚来,哪个不是一身科技范儿?哪个不是大屏幕、大沙发、大冰箱?传统豪华品牌要是还端着,真就成博物馆藏品了。

40多万的奥迪Q5L换了模样,中产焦虑全写在排气管上?-有驾

我在现场转了一圈,听销售小哥介绍这车的时候,能感觉出奥迪这次是真豁出去了。3.0T的V6发动机,482匹马力,4.5秒破百,这数据放以前根本不敢想。要知道老款Q5L就是个2.0T,温温吞吞开着舒服,跟性能沾不上边。现在呢?恨不得把所有能堆的配置都给你塞满,三块大屏幕、B&O音响、华为智驾,就差把“我很能打”四个字贴车头上了。

说白了,这不就是被市场逼的吗?

现场有个细节挺有意思。我看到好几个四十来岁的男人,穿着衬衫、戴着手表,围着这车转来转去。有一个还趴在车屁股那儿研究排气管,嘴里念叨:“这玩意真能响吗?”销售小哥当场点火给他听,低沉的声浪一出来,这哥们眼睛都亮了。我当时就想,这大概就是中年男人最后的倔强了——车可以家用,但不能没脾气。

40多万的奥迪Q5L换了模样,中产焦虑全写在排气管上?-有驾

拉开车门坐进去,说实话,内饰确实下了功夫。三块屏幕铺开,主驾一块、副驾一块、中控一块,科技感直接拉满。副驾那块屏幕还能单独看剧听歌,销售说这叫“互不干扰的夫妻和谐模式”。我笑了,这不就是明摆着告诉你:老婆在旁边刷剧,你开着车听音乐,各玩各的,谁也别烦谁。这年头连车都懂婚姻之道了。

不过这么多屏幕也有麻烦。想调个空调温度得在屏幕里翻好几层菜单,开车的时候还得分神去点,有点为了科技而科技的意思。我就纳闷了,几个实体旋钮能占多大地方?非得搞成手机那样?有时候觉得,这些车企是不是都被特斯拉带偏了,以为屏幕越多就越高级。

座椅倒是真舒服,Nappa真皮摸上去细腻,肩部支撑还能单独调,这个挺贴心。销售说这是专门为长时间开车设计的,能减轻疲劳。我试着调了调,确实感觉腰部有支撑。想想也是,买这车的人多半都是天天开车通勤的主儿,腰疼是常态,能在这方面下功夫算是抓住痛点了。

40多万的奥迪Q5L换了模样,中产焦虑全写在排气管上?-有驾

聊到动力,销售小哥眉飞色舞。3.0T加48V轻混,482马力,比宝马X3快半秒多。说完还特意加了句:“现在新能源动不动就零百加速三秒多,咱燃油车不拿出点真本事,谁还看得上?”这话听着扎心。前两年买车还能慢慢挑,现在呢?电车卷性能、卷续航、卷智能,油车要是还像以前那样不紧不慢,真就等着被淘汰。

我问他油耗怎么样,他顿了顿,说官方数据是7.8升。我笑了:“市区开呢?”他挠挠头:“那得看路况了,堵车的话…十个油肯定有的。”这就是现实,性能和省油从来都是矛盾的。你想要推背感,就得接受油表往下掉得快;你想省油,那就老老实实开买菜车。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道理谁都懂,就看你愿不愿意为那一脚油门买单。

最让我意外的是价格。销售透了个底,说预计起售价四十万出头,顶配可能要四十五万左右。我当时就问:“这价位,跟X3、GLC比起来有优势吗?”他想了想说:“配置肯定是最猛的,音响、屏幕、智驾都给到顶,宝马和奔驰要达到这个水平得再加不少钱。”

40多万的奥迪Q5L换了模样,中产焦虑全写在排气管上?-有驾

说到这儿我就明白了,奥迪这次的策略就是:既然品牌力拼不过宝马,驾驶质感干不过奔驰,那就在配置上卷到死。反正现在买车的人都精明,谁还看品牌光环啊?实打实的配置、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是硬道理。

从展台出来,我脑子里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这一代中产阶级到底想要什么?

以前买BBA是为了面子,为了那个车标能撑起场面。可现在呢?面子值几个钱?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房贷车贷压在身上,谁还有心思装?买车要实用、要舒服、要有点驾驶乐趣,最好还能显得自己没那么老。这就是为什么奥迪要装四根排气管,要堆满科技配置,要把零百加速做到4.5秒。

40多万的奥迪Q5L换了模样,中产焦虑全写在排气管上?-有驾

它在告诉你:我还能打,我还年轻,我没认输。

这种心态,何尝不是这一代中年人的写照?表面上西装革履、稳重得体,骨子里还想骚一把,还想证明自己没老。所以他们会纠结,会在展厅里转来转去,会问销售“这车加速快吗”“音响效果怎么样”“能不能改装”。他们想要的,不只是一台代步工具,而是一个能承载自己情绪的出口。

再说说竞争对手。新能源车这两年确实猛,理想L7、问界M7,哪个不是冲着家庭用户来的?大空间、大冰箱、大彩电,舒适性拉满。奥迪Q5L要是还按老路子走,肯定没戏。所以它必须变,必须拿出点不一样的东西来。四根排气管就是一种态度,一种“我是燃油车,但我不怂”的宣言。

40多万的奥迪Q5L换了模样,中产焦虑全写在排气管上?-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这车也不是完美的。实体按键少得可怜,很多功能都得在屏幕里翻,开车时候挺费劲。还有就是价格,四十多万真不便宜,同样的钱能买顶配的理想L7了,空间更大、配置更全、还不用加油。所以最终还是看个人选择,你是要那种机械的质感和驾驶乐趣,还是要新能源的经济性和智能化。

我个人觉得,奥迪这次改款算是走对了方向。它终于意识到,光靠品牌力活不下去了,必须拿出真东西来。三块屏幕也好,四根排气也好,482匹马力也好,都是在向市场证明:我还在,我还能卷。

40多万的奥迪Q5L换了模样,中产焦虑全写在排气管上?-有驾

可问题是,这样卷下去有尽头吗?今天你装四根排气,明天别人装六根;今天你三块屏幕,明天别人整个全景大屏。技术竞赛永远没有终点,最后受益的还是消费者。只不过作为车企,累是真累,压力是真大。

站在消费者角度,我觉得这个时代挺好的。以前买车就那么几个选择,要么BBA,要么丰田本田,没什么新鲜感。现在可选的太多了,燃油、混动、纯电,轿车、SUV、MPV,各种配置各种价位,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就是选择太多了也挺烦的,每次进展厅都像进了迷宫,不试个几天根本定不下来。

最后我想说的是,奥迪Q5L的这次改款,其实折射的是整个豪华车市场的焦虑。新势力来了,自主品牌起来了,传统豪华不改变就只能等死。所以你能看到,宝马在拼操控,奔驰在拼豪华,奥迪在拼科技和性能。每家都在找自己的生存之道,都在试图抓住那一批还愿意为燃油车买单的用户。

40多万的奥迪Q5L换了模样,中产焦虑全写在排气管上?-有驾

这批用户是谁?就是那些四十岁上下的中产男人,有点钱但不算富,有点资历但不算老,想要体面但不想装,想要激情但不敢太疯。他们需要一台既能接孩子又能偶尔激情一把的车,既能在停车场撑住场面又不会被人说“土豪”,既能让老婆满意又能让自己爽一把。奥迪Q5L这次改款,瞄准的就是这群人。

那么问题来了,你会为这样一台车买单吗?四十多万的价格,面对满大街的新能源车,你会选择坚守燃油,还是拥抱电气化?车屁股上那四根排气管的声浪,还能不能打动你的心?或者说,在这个人人都喊着“理性消费”的年代,我们到底是为配置买单,还是为情怀买单?

你开过燃油豪华SUV吗?或者你身边有人最近在纠结买油车还是电车?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都是怎么想的。说不定你的纠结,正是很多人的纠结。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