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国内汽车市场变化挺大,特别是新能源车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传统燃油车压力确实不小。
不过最近大众推出的全新一代速腾倒是挺吸引眼球,作为A+级轿车市场的老牌选手,这次升级可是实打实的硬货。
我身边好几个准备买车的朋友都在讨论这款车,今天咱们就掏心窝子聊聊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等。
先说外观,这代速腾的变化确实让人眼前一亮。
前脸换上了比老款大一圈的点阵式进气格栅,配上贯穿式LED灯带,晚上开出去绝对有辨识度。
我特意对比了老款图片,新设计的矩阵大灯(高配版)跟奥迪家族有几分神似,但价格可亲民多了。
侧面线条更流畅,18英寸双色轮毂看着就带劲,不过得注意这个尺寸可能只有顶配才有。
车尾的贯穿式尾灯现在算是主流设计,但"SAITAR"字母标移到尾门下方确实更显高级,不像有些品牌把logo放中间显得掉价。
说到尺寸,官方数据是长宽高4812/1813/1479mm,轴距2731mm。我拿卷尺比划了下,现款速腾后排腿部空间大概两拳半,新车型应该能再挤出一拳。不过后排地台还是有点凸起,对于家里有小孩的可能需要考虑儿童座椅安装问题。后备箱容积没公布,但看溜背造型可能不如卡罗拉实用,不过家用足够了。
内饰方面,虽然没看到实车,但根据大众最近的套路,估计还是那个"简约科技风"。中控台大概率会向驾驶位倾斜,方便开车时操作。听说要配10英寸以上的中控屏,但物理按键会不会保留?现在年轻人喜欢全触控,但老司机都知道实体按键在高速上盲操更可靠。另外旋钮换挡这个细节挺加分,比老款档杆高级十倍不止。
配置升级里最亮眼的当属IQ.Drive智驾系统。全速自适应巡航在高速上特别实用,我上次开小鹏P7跑长途,自动跟车确实能缓解疲劳。不过城市拥堵路段能不能应付?希望大众能优化好跟车距离的判断。碰撞预警和主动刹车这些功能现在基本成标配了,但实际效果要看传感器灵敏度,之前有车主反映过误触发的问题。
动力总成方面,1.5T EVO发动机替代了老款1.4T,最大功率118kW,峰值扭矩250N·m。这个数据放在1.5T发动机里不算顶尖,但大众的调校向来扎实。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还是那个老伙计,低速顿挫问题不知道有没有改进。不过48V轻混系统的加入是个亮点,启停更平顺,油耗估计能再降个1-2L。按每年开2万公里算,加满一箱油能多跑500公里,省下的油钱够买两箱奶茶了。
说到竞品,亚洲狮和星瑞L确实不好对付。亚洲狮轴距2750mm比速腾还长,但内饰塑料感太强;星瑞L的2.0T动力猛,但油耗高出一截。速腾的1.5T+7DCT组合在平顺性和经济性之间找平衡,更适合家用。价格方面12.79万起,顶配17.29万,比老款涨了三千左右,但配置提升明显,特别是智驾系统和车机升级,这个涨幅还算合理。
不过有些细节值得吐槽,比如后悬架还是扭力梁非独立结构,过减速带肯定没有多连杆舒服。还有后排中间地台凸起太高,身高180cm以上的人坐在中间会很憋屈。车机系统虽然支持OTA,但大众的MIB系统反应速度一直被诟病,不知道这次有没有升级。
从市场策略看,速腾这次升级踩得很准。新能源车虽然热闹,但充电焦虑和保值率问题依然存在,20万以内的燃油车还是有稳定客群。特别是年轻家庭,既要空间实用,又想要科技配置,速腾正好卡在这个定位上。不过面对比亚迪秦PLUS DM-i这种插混车型,1.5T的燃油经济性还是差点意思,如果预算允许,混动版可能更香。
最近去4S店看了实车,内饰用料确实有提升,软质包裹面积增加,但门板还是硬塑料。中控屏下方保留了空调控制区域,物理按键手感不错。座椅填充物偏硬,长途驾驶可能容易累。最让我惊喜的是全系标配CarPlay和CarLife,这在同价位合资车里不多见。
要说选购建议,个人觉得1.5T尊贵型比较划算,比入门版多了矩阵大灯、全景天窗和前排座椅加热,差价不到一万。如果经常跑高速,顶配的Travel Assist功能值得多花两千。不过要提醒各位,干式双离合在拥堵路段建议挂S档,这样能减少频繁换挡的顿挫感。
总的来说,全新一代速腾这次升级很务实,没有盲目堆砌电动化概念,而是把燃油车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对于还在观望新能源车的朋友,这台车提供了另一种选择——不用改变加油习惯,照样能享受智能科技。各位看官老爷们,你们觉得这样的"传统新势力"香不香?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们的选车标准,是更看重油耗还是配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