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今年的企业榜单出来了,几个大名字扎堆在前排,东风汽车掉到第二,湖北联投蹿到第七,黄石那边也越来越有存在感了。整个榜单亮点不少,不光有老面孔坐镇,还有新面孔闯进前十。看着数字变动,背后的门道其实挺多。谁赚得多,谁掉队了,谁又突然冒头,这些都挺有意思。
【事件经过】
2024年全国企业500强榜单刚一出炉,湖北这边的企业又是热议话题。大家一看榜单,湖北省有14家企业上榜,和去年一样,没增没减。四川那边比湖北多了5家,河南只比湖北少一家。但湖北那些排在前面的企业,个个都不简单,实力甩河南好几条街。湖北企业能有现在的体量,和这些头部大哥们发力脱不开关系。
今年湖北公布的企业100强名单里,83家企业年收入超过了100亿元,比去年多了4家。企业大了,门槛也水涨船高。现在要挤进前100,起码得有80多亿的年收入。去年还是70多亿,今年直接飙到了80亿以上。还有一点,千亿级的大企业也越来越多,去年还是7家,今年变成9家。湖北的企业梯队正在拉大,前面几家真的是越跑越快。
榜单头部变化也挺有看头。原来东风汽车常年老大,今年被中建三局赶超,东风汽车退居第二。中国宝武武汉总部还是第三,卓尔控股紧跟在后。前十里头,只有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是新面孔,其他都还是老熟人。东风汽车去年营收4077亿多,放在全国企业500强里,排64位。虽说掉了个名次,但体量依然很吓人。
湖北联投也很稳,排在全省第七,年收入1211亿多。全国500强榜单里也有它的名字。黄石那边,今年一下子有10家企业进了前100,比去年多了好几家。黄石的企业,像大冶特殊钢、金盛兰冶金科技啥的,营收都不错。还有宜化集团、东贝机电这些,也都稳稳在榜上。黄石今年的表现,算是给全省企业格局添了点新变化。
再说说武汉。武汉依然是湖北的企业大本营,100强里有67家来自武汉,超过三分之二。宜昌、黄石也有不少企业进榜,但和武汉比还是差点意思。荆门有3家,其他城市就更少了。随州、恩施这些地方,还是没企业能进榜。城市分布越来越集中,武汉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今年企业的营收总额又创新高,100强加起来超过4万亿,比去年还多了4%。但有意思的是,企业的利润和纳税都比去年少了。利润总共1318亿,掉了21%;纳税1485亿,也少了9%。企业规模变大了,但赚钱和纳税的能力反而有所下降。
千亿级企业的数量变多,说明头部企业越做越强。湖北这两年经济能跑得快,跟这些企业的壮大有很大关系。像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东风汽车、中国宝武武汉总部这些,都是全国知名的大企业。九州通医药、湖北联投这些传统强队,也都稳住了自己的阵地。新面孔湖北交通投资集团直接冲进前十,给榜单带来点新气象。
黄石今年特别亮眼。以前黄石的企业不多,今年一下子有10家进了百强。大冶特殊钢、金盛兰冶金这些企业,业绩都很抢眼。还有东贝机电、美的电冰箱这些制造业企业,也都表现不俗。看得出来,黄石这两年在产业升级和企业培育上下了不少功夫。
企业门槛变高,进榜难度大了。以前60多亿就能进前100,现在80多亿还不一定有戏。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能进榜的,基本都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湖北企业的整体实力,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头部拉得更高,腰部和尾部企业也在努力追赶。
今年的榜单显示,湖北企业的分布越来越集中在几个大城市。武汉依然是一家独大,黄石和宜昌在慢慢追赶。其他地方的企业,想要进百强还得加把劲。企业数量看着没变,但质量和结构都在变化。门槛提高,企业要想上榜,压力比以前大多了。
湖北的营商环境,这两年也在持续优化。很多企业能做大做强,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推动。榜单上那些新晋企业,大多是在新经济和新产业领域发力。传统大企业依然稳固,但新兴的企业也在不断冒头。这样一来,湖北的企业生态就越来越多元。
虽然今年企业的整体营收上涨,但利润和纳税却下降了不少。企业规模变大,但赚钱和贡献税收的能力却变弱。到底是成本压力大了,还是市场环境变了,这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不过从数据来看,湖北企业的盈利能力确实面临不小的挑战。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湖北的千亿级企业数量已经甩开了四川和河南。这说明湖北经济的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以前大家都盯着数量比拼,现在更看重企业的质量和规模。湖北能有现在的成绩,和这些大企业的支撑密不可分。
百亿级企业数量也在增加,说明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向头部靠拢。企业做大做强的氛围,比以前浓厚了不少。榜单上很多企业,都是各自行业的龙头。湖北的工业、医药、建筑等领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今年榜单的另一个变化,就是新面孔增多。湖北交通投资集团第一次冲进前十,给老牌企业带来不少压力。榜单结构的变化,也反映出湖北经济正在转型升级。新产业、新业态的企业,逐渐成为主力军。老企业也在积极转型,谋求新的增长点。
城市之间的企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武汉一家独大,黄石、宜昌在追赶。荆门、随州、恩施这些地方,还需要更大的突破。城市分布的集中,说明资源和机会越来越向大城市倾斜。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得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湖北企业的整体实力,今年又上了一个台阶。营收创新高,门槛提高,头部企业更强。虽然利润和纳税下降,但企业规模和数量依然让人羡慕。榜单背后的变化,说明湖北企业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洗牌。谁能抓住机会,谁能脱颖而出,就看各家本事了。
有网友说,东风汽车掉到第二,感觉有点意外,没想到中建三局能后来居上。还有人调侃,榜单前几名就像打游戏,谁能拿到第一,谁就能炫耀一年。
不少人对黄石的表现很感兴趣,说这次黄石终于扬眉吐气,10家企业进百强,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有人开玩笑,黄石是不是偷偷开挂了,这两年企业冒出来快得惊人。
还有网友盯着利润和纳税下降,说企业赚钱难,压力山大。有人表示,营收涨了但利润降了,这是企业在拼命扩张吧,市场环境真的不容易。有网友感慨,企业门槛越来越高,小企业想出头,难度不是一般大。
也有人觉得武汉一家独大太明显了,建议其他城市加把劲。有人说,武汉企业真多,感觉湖北的资源都往武汉堆了。有人笑说,其他城市的企业要加油啊,不然每年都是武汉唱主角。
关于榜单新面孔,有人表示支持,说有新企业冲进前十,说明湖北经济活力十足。还有网友打趣,说老牌企业要小心了,别被新秀赶下台。这种你追我赶的气氛,网友都觉得挺带劲。
不少网友还关心企业的有人说,榜单变化这么大,希望湖北企业能继续做强做大,别停在眼前的成绩上。有人调侃,营收再高也得赚钱才行,不能只是数字好看。有人说,榜单只是个参考,企业得真正把产品和服务搞上去才靠谱。
还有人提出建议,觉得湖北企业要多关注创新,别总是靠老路子。有人吐槽,传统产业再大,也得跟上新经济,不然迟早会被淘汰。也有人乐观表示,湖北企业现在这么多新面孔,说明大家都在使劲折腾,未来肯定更精彩。
有网友自黑,说自己是小企业主,看到门槛80多亿,顿时觉得自己像个打酱油的。还有人说,榜单上的名字一个都没自己的份,只能在评论区喝喝羹,看看大佬们怎么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