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省油神话破灭?车主实测油耗8L,打脸宣传数据!

最近,汽车圈里可真热闹,一个话题让不少刚买了新车的朋友们心里犯起了嘀咕。

这事儿就是关于增程式电动车的,广告里都说它又省油又能跑,简直是解决里程焦虑的完美方案。

可不少车主开了一段时间,特别是在高速上跑长途之后发现,这车一旦电池没电了,那油耗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仪表盘上显示个百公里8升都算是客气的,这数字跟很多同级别的纯燃油车比起来,几乎没啥优势了。

增程车省油神话破灭?车主实测油耗8L,打脸宣传数据!-有驾

一时间,大伙儿都懵了:“说好的省油小能手呢?怎么感觉像是请了个‘油耗刺客’回家?”这到底是厂家宣传夸大了,还是我们对这个技术有什么误解?

今天咱们就坐下来,用最平常的话,把这增程式电动车油耗的来龙去脉给捋清楚。

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当初那么多人会选择增程式电动车。

它的宣传点确实太吸引人了。

你想想看,在城市里开,家里有个充电桩,每天晚上充上电,第二天开着去上班、接孩子,这车就跟纯电动车一模一样,安安静静的,电费又便宜,一公里才一毛钱左右,那感觉别提多香了。

而且,它跟纯电动车比,最大的好处就是心里踏实,不怕出远门。

车里装着一台发动机,就算开到没电的地方,随时去加油站加点油,车子就能继续跑,完全没有那种找不到充电桩就得叫拖车的恐慌感。

可油可电,既享受了电车的低成本和驾驶感,又没有纯电车的里程焦虑,听起来是不是天衣无缝?

正是因为这种“两全其美”的设定,让很多人动了心。

然而,美好的设想在现实的长途奔袭中,遇到了挑战。

增程车省油神话破灭?车主实测油耗8L,打脸宣传数据!-有驾

当一位车主兴致勃勃地开着满电的车出发自驾游,开始的头一两百公里确实是享受,车内安静平顺,几乎不花油钱。

可当电池电量耗尽,仪表盘上那个小小的发动机图标亮起时,情况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发动机会“轰”的一声启动,开始工作。

这时候,如果你留意观察油耗显示,就会看到数字开始一路攀升,从零点几,慢慢变成五升、六升,如果在高速上保持一百二的时速巡航,那个数字稳定在八升以上,就成了常态。

加油的时候,看着加油机上飞速跳动的金额,心里难免会嘀咕,这跟我之前开的燃油SUV,好像也差不了多少嘛!

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就是大家吐槽的根源。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为什么一到亏电状态,这台“节能车”就变得不那么节能了呢?

其实道理不复杂,咱们用个生活中的例子来打比方。

你可以把增程式电动车理解成一个团队在工作,这个团队里有两个核心成员:一个是“大力士”,也就是驱动电机,它直接负责推着车轮跑;另一个是“厨师”,也就是那台汽油发动机,它不直接干推车的活,它的唯一任务就是做饭,也就是发电,给“大力士”提供能量。

增程车省油神话破灭?车主实测油耗8L,打脸宣传数据!-有驾

当电池里“粮食”充足的时候,大力士直接吃存粮就行了,厨师就在旁边休息,不消耗任何原材料(汽油)。

这个阶段,自然是最高效、最省钱的。

可一旦存粮吃完了,也就是亏电了,情况就变了。

特别是在高速公路上,车子要跑得快,大力士就需要持续不断地使出大力气,饭量自然就大。

这时候,厨师就得立马开火,拼命地做饭,而且是现做现吃。

这个过程就多了一道手续:汽油(食材)先进到发动机(锅里)燃烧,把化学能变成热能和机械能,然后发动机再带动发电机(厨具)转动,把机械能变成电能(做好的饭),最后电能再输送给电机(大力士的嘴里),电机再把电能变成驱动车轮的机械能(力气)。

你看,从“汽油”到“车轮转动”,中间经过了“油-热-机-电-机”这么多次能量转换。

物理学有个基本常识,能量每转换一次,就会有一部分损耗掉,就像你把一桶水从这个桶倒到那个桶,来回倒腾几次,地上总会洒掉一些。

所以,增程车在亏电状态下,“烧油发电再驱动”这个过程,天生就比传统燃油车“烧油直接驱动”的效率要低一些。

更关键的是,在高速亏电时,这台通常只有1.5升左右的小排量发动机,承担的压力是巨大的。

增程车省油神话破灭?车主实测油耗8L,打脸宣传数据!-有驾

它不仅要拼命发电来满足电机高速行驶的大胃口,很多时候,系统还会要求它分出一部分力气,给已经空了的电池再充点电,以备不时之需。

这就好比那个厨师,不仅要保证大力士能吃饱了继续往前冲,还得额外炒俩菜打包起来,放进大力士的背包里。

你想想,让一个本身力气就不算顶尖的厨师,同时干两份重活,他能不累吗?

能不费柴火(汽油)吗?

所以,油耗飙升到8升甚至更高,从工作原理上来说,是完全讲得通的。

它不是坏了,而是它在这种极限工况下的真实表现。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得出一个结论:增程式电动车,它不是一个适合所有人的“万能省油神器”。

它更像一个“偏科生”,在某些方面表现极其优异,在另一些方面则回归普通。

它的价值,完全取决于你的用车习惯和生活条件。

如果你家里有方便的充电条件,比如有自己的车库或者小区里充电桩很充足,你每天的活动范围主要就在城市里,通勤距离在一百公里以内,一年也就那么一两次需要跑长途。

增程车省油神话破灭?车主实测油耗8L,打脸宣传数据!-有驾

那么,增程式电动车对你来说,简直是绝配。

你95%以上的时间里,开的都是一台纯电车,享受着低廉的用车成本和优越的驾驶体验。

那台发动机,对你而言就是一个安心的保障,让你在偶尔远行时彻底告别焦虑。

但反过来,如果你没有固定的充电位,住在老旧小区,拉根线充电都费劲,或者你的工作就需要你天天在高速上跑业务,一出门就是几百公里。

那么,你的车大部分时间都会在亏电状态下行驶。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增程式电动车,就意味着你可能要长期忍受并不算低的油耗。

对于这样的用户来说,一台技术成熟、高速巡航效率极高的油电混合动力车,或者干脆就是一台省油的燃油车,可能会是更实在、更经济的选择。

所以,我们看待增程技术,需要更加理性和客观。

它不是骗局,而是我们中国汽车工程师们,在当前充电设施尚未完全普及、消费者又有长途出行需求的特殊国情下,想出来的一种非常聪明的过渡方案。

它精准地抓住了市场的痛点,给了消费者一个在燃油和纯电之间平滑过渡的选择。

我们不能因为其在某些场景下的高油耗,就全盘否定它的价值。

关键在于,我们在掏钱之前,一定要先问问自己:我的生活和用车场景,到底和这台车的“脾气”合不合?

想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买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车,而不是被宣传语带偏,最后自己心里添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