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资阳新基地揭幕,“反向路径”重塑摩托制造格局,凯威融合意大利血统展现新品牌力

10月资阳新基地揭幕,“反向路径”重塑摩托制造格局,凯威融合意大利血统展现新品牌力

“凯威终于把意大利 Morbidelli 的赛道魂带到了四川资阳!”10月11日的现场,厚实的厂房映着亮红色的 LOGO,摩托车迷老李在启动典礼上对同伴喊道。基地占地 138 亩,AGV 智能流水线与机器人装配工位同步运转,那些久违的欧洲设计,如今在中国西南落地量产。这场揭幕仪式其实不仅是凯威西南生产基地的亮相,更像是集团主动迈出的一记重拳:从单纯出口到制造升级。身旁的车迷小张边拍边笑,“以前凯威连官网都找不到,现在工厂都建到了家门口,真不是盖的。”走进车间,信息化追溯系统清晰记录着每台新车的生产轨迹,每个动作都在全球标准之下被精准把控。这些场景,完全改变了凯威“代工厂”的形象。

10月资阳新基地揭幕,“反向路径”重塑摩托制造格局,凯威融合意大利血统展现新品牌力-有驾

翻回二十年前的往事,凯威其实是“品牌老炮”。上世纪 90 年代末,管理团队率先跑到匈牙利设立海外公司,主攻 Keeway 品牌出海,还和国内多家摩企结盟。营销负责人王总曾感慨,“那会儿就得拼渠道、拼销量,否则根本没人看得上。”通过欧洲市场准入,凯威产品一步步进入东南亚与南美市场,逐步编织起覆盖全球的销售网。身为做 HR 的闺蜜,讲过她们茶水间里的故事,“刚进公司老外都不认中国货,是品牌让咱们赢得了自主定价!”但时代变了,光靠卖货远远不够。凯威后期逐步整合供应链,建立设计中心,从资阳到泰州,慢慢完成“出口导向”向“制造驱动”的转型,这进化过程其实一点也不喧嚣,却步步扎实。

10月资阳新基地揭幕,“反向路径”重塑摩托制造格局,凯威融合意大利血统展现新品牌力-有驾

到了 2024年,凯威彻底“反着来”。他们收购了意大利百年品牌 Morbidelli,在博洛尼亚专设设计中心,将“意大利灵魂”与本土制造深度交融。摩博会现场今年发布了三款新车型,颜值与性能双线提升。同事老杨在教研会上碎嘴,“摩比德利都能国产,下一步是不是多缸顶级车要来了?”这不仅是名字的复活,更有赛事部门的独立成立和资阳规划的新赛道。试图用赛事文化重塑品牌高度,是凯威再往上走的野心。跟 MBP 推出的性价比车型、与高金达以及兰美达合作,凯威的品牌矩阵加速成型。重庆摩博会上,MBP 和高金的车型几乎完全融合,连复古踏板都由兰美达代理中国区销售。你要说资源整合,凯威也是贝纳利的股东之一,这种从入门通路到大排量运动,再到电摩和复古踏板的全谱系布局,让摩托圈的老师傅们都赞叹,“这拼图可算是凑齐了。”

10月资阳新基地揭幕,“反向路径”重塑摩托制造格局,凯威融合意大利血统展现新品牌力-有驾

其实,凯威的故事有点像写作文教学里“逆向思考”。中国摩企普遍先建工厂再走向全球,而凯威则从海外扎下品牌根基,后脚才返身布局中国制造。改需求文档时,同事常悄悄说,“你做题反着来,都是用标红数据。”凯威这些年在欧洲市场积累的认证体系、排放法规、零部件配套经验,如今反哺资阳与泰州工厂。别的企业还在跟进出口适配设计,凯威已经围绕全球生产标准重新搭建底层。这种“逆向路径”其实比传统路线更难,需要持续的资金、渠道与市场洞察力。“不止是回国造车,得用国际视野靠脑子升级制造!”工厂里的小刘边圈出细节句子边向新同事普及流程。

10月资阳新基地揭幕,“反向路径”重塑摩托制造格局,凯威融合意大利血统展现新品牌力-有驾

到 2027年,资阳基地满负荷年产能达 50 万台,不再是纯代工。凯威不再满足于“出口商”的身份标签,而是变身研发、生产、品牌三位一体的制造型企业——这是一次“品牌外壳到工业能力”的全面重构。幼儿园王老师常说,“做摩托造品牌,不都是拼扎实的技术?”如今,凯威用自己的步伐完成了从“海外拼渠道”到“国内造标准”的反向进化。

10月资阳新基地揭幕,“反向路径”重塑摩托制造格局,凯威融合意大利血统展现新品牌力-有驾

更重要的是,凯威的“逆向路径”早已超越了传统代工模式。2023 与 2024 年数据显示,国内多数摩托企业出口依然以贸易型为主,但凯威的产品线已涵盖运动、复古、电摩多领域,产业链资源也逐步掌控主动权。从投资结构到渠道建设,他们在国际市场沉淀的经验,已成为反哺中国高端制造的独特资本。整个行业格局的变迁下,凯威以意大利赛道基因与中国制造能力塑造差异化品牌高度——真正实现了从“出口商”到“制造业领导者”的跃迁。无论对资阳还是中国摩托产业,这场结构性升级带来的,是制造标准、研发能力以及全球品牌力的再提升。

10月资阳新基地揭幕,“反向路径”重塑摩托制造格局,凯威融合意大利血统展现新品牌力-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