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DriveONE展示度电续航12公里,背后暗藏哪些商业算计?

说起来,这届魔都车展,华为的DriveONE又出来抖擞精神了。展台上“全民度电十公里”几个镏金大字,颇具噱头。你会发现一个颇堪玩味的现象,一方面,坊间总在念叨“电车窘境”,里程焦虑如鲠在喉,另一方面,车企们揎拳捋袖地卷续航,恨不得一块电池能纵横捭阖。这事儿,咂摸起来,有点像小时候,老妈总觉得你穿少了,非要给你硬塞一件绒衣。

这次华为展示的各种“运动域”方略,什么B+级车、A级车、增程车,听着云山雾罩,说白了就是想让你觉得,驭电也能有操控感,也能固若金汤。他们还着重强调了“度电续航”,说A级车能做到“度电12公里”,这数字,委实夺人眼球。然鹅,问题也来了,真能驰骋这么远吗?

华为DriveONE展示度电续航12公里,背后暗藏哪些商业算计?-有驾

咱得换个脑筋想想,车企殚精竭虑提高续航,果真是为了消弭你的里程焦虑吗?亦或是,这背后有更深邃的盘算?要知道,电池容量越大,赀财也就水涨船高。车企自然期冀售卖更昂贵的座驾,攫取更多的利润。这无可厚非,但倘若一味锱铢必较于高续航,反倒忽略了电池安危、补能便捷性等环节,那就有点买椟还珠了。

而且,老实讲,现在国内的充电桩建设,离“安枕无忧出行”还差之千里。尤其是在一些犄角旮旯或者人迹罕至之地,寻觅个充电桩比大海捞针还难。即便找到了,充电速度也慢得让人抓耳挠腮。是以,就算你的电车能跑一千公里,无处问津,那也是镜花水月。

华为DriveONE展示度电续航12公里,背后暗藏哪些商业算计?-有驾

当然,华为这次也提及了安危问题,什么“全域安危”,什么“冗余铺排”。这诚然至关紧要,毕竟电车的安危问题,素来都是大家聚精会神之所在。但是,安危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束问题。电池的产出、付运、收回等环节,都需要严加管控,方能真正庇护用户的安危。

有人兴许会说,华为这是在引领行业革故鼎新,推动智能电动化转型。这话不假,但革故鼎新不能只停留在技术层面,更要眷顾用户的实际诉求。如果只是为了竞逐数据上的粲然可观,而忽略了用户的体感,那这样的革故鼎新,意义也乏善可陈。

华为DriveONE展示度电续航12公里,背后暗藏哪些商业算计?-有驾

再来说说这个“运动域”。以往驾驭油车,大家歆羡的是发动机的轰鸣声,是推背感。现在换成电车,没了这些,总觉得若有所失。是以,车企们便挖空心思,通过电机的调校、底盘的优化,让你在驾驭电车的时候,也能感同身受驾驶乐趣。

这当然是喜闻乐见之事,但也要适可而止。盖因,电车的主要优势还是环保、节能。如果为了竞逐操控感,而牺牲了续航、增添了能耗,那就有点本末颠倒了。

华为DriveONE展示度电续航12公里,背后暗藏哪些商业算计?-有驾

华为这次还展示了iTRACK运动域近端闭环解决方案,说能实现一秒一万次超精细感知和一秒一千次扭矩控制调节。听着就觉着高端大气上档次,但实际效用若何,还待用户反馈。盖因,技术再好,终归要服务于人。

现在华为已经为12家主流车企提供解决方案,合作车型逾50款。这说明,华为的技术实力还是得到了首肯的。但接下来的路怎么走,还要看他们能否真正拿捏住用户的痛点,化解用户的困厄。

是以啊,回到最初的问题,我们果真需要“度电十公里”吗?或许,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更周臻的充电基础设施,更安全的电池技术,更富有人情味的驾驶体验。车企们卷续航,卷操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返璞归真到用户本身,真正消弭用户的出行焦虑。这才是智能电动化时代,最应该关注的鹄的。毕竟,汽车归根结底,还是为人服务的器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