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手司机挑选二手车来讲,查询出险记录是避开事故车、选到放心车的关键环节。出险记录能清晰呈现车辆以往事故出险理赔等详细信息。新手司机经验不足,容易被事故车的伪装表象所欺骗,通过正规途径查询出险记录,能精准发现潜在问题,避开那些经历过严重事故、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放心买到车况良好、安全可靠的二手车。二手车出险记录怎么查?怕买到事故车,请牢记这五个查车况的方法。
一、第三方车辆信息查询平台
当前,借助第三方车辆信息查询平台已成为便捷获取车况的热门方式。以“万车明鉴”微信小程序或公众号为例,用户仅需在查询界面输入车辆的VIN码(即车辆识别码),或直接上传行驶证照片,即可快速获取相关报告。具体步骤如下:
1、打开微信,搜索:万车明鉴,并进入该小程序或者公众号
2、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对应的查询项目:“车辆事故出险记录查询”、“车辆维修保养记录查询”
温馨提示:提交订单前,注意查看项目介绍和报告样例。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快捷,是许多车主的首选。
(万车明鉴,提供车辆事故出险记录、维修保养记录,交强险详情、交强险日期、商业险详情、交强险电子保单、商业险电子保单、抵押状态、车五项、改表分析、新能源电池报告等各项车辆信息查询服务。)
二、通过保险公司查询
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便是和车辆之前投保的保险公司建立联系。不过呢,由于隐私保护方面的规定限制,个人通常很难直接拿到这类信息,除非本人就是该车辆的车主,又或是已经得到了车主的明确授权。
三、当地车管所:
部分地区车管所也提供车辆历史记录查询服务,可以前往咨询或通过其官方网站查询。
四、4S店及维修厂
若车辆长期固定在同一家4S店或维修厂进行保养和维修,这些服务机构通常会系统留存该车辆完整的维修历史档案。
五、询问卖家
通常情况下,二手车卖家是掌握车辆出险记录以及维保记录相关信息的。但需要特别留意的是,务必对卖家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进行仔细核查!
说说关于汽车的那些事儿:
在交易过程中,法律风险贯穿于合同签订、履行、终止等各个环节,若忽视可能导致合同无效、违约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责任。以下是交易中需重点关注的法律风险及防范建议:
一、合同主体风险
主体资格瑕疵风险: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未成年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如精神病人)或未依法登记的法人(如无营业执照的企业)签约,可能导致合同无效。防范:核实对方身份证明、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等文件,确认其签约权限。
代理权限问题风险: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或无权代理签订合同,可能被认定为效力待定或无效合同。防范:要求代理人提供授权委托书,明确代理范围及期限,必要时与被代理人直接确认。
二、合同条款风险
条款不完备或模糊风险:关键条款(如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履行期限、违约责任)缺失或约定不明,易引发争议。防范:使用标准合同模板,明确约定各条款细节,避免使用“合理期限”“适当质量”等模糊表述。
格式条款陷阱风险:提供方利用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排除对方权利(如“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防范:对格式条款进行显著提示(如加粗、下划线),并允许对方协商修改。
违约责任不对等风险:违约责任约定过低或过高,可能导致一方违约成本过低或另一方索赔困难。防范:根据实际损失合理约定违约金或赔偿范围,必要时约定定金或保证金条款。
三、履行过程风险
履行不能或迟延风险:因自身原因(如资金链断裂)或对方原因(如拒收货物)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可能构成违约。防范:在合同中约定履行期限、方式及验收标准,保留履行证据(如送货单、验收报告)。
质量瑕疵或权利瑕疵风险:交付的标的物存在质量问题或侵犯第三方权利(如商标权、专利权),需承担赔偿责任。防范:明确质量标准及检验期限,要求对方提供权利证明文件(如知识产权证书)。
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风险:未及时通知对方因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或情势变更(如政策调整)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可能被认定为违约。防范: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发生事件后及时书面通知对方并提供证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