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总,睡着了?"——这段路人拍摄的视频让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成为全网焦点。
视频中疑似余承东驾驶问界M8时低头近20秒,引发公众对智能驾驶安全边界的热议。
这已不是简单的名人八卦,而是直指当下车企智能驾驶宣传的核心矛盾:技术承诺与安全底线究竟该如何平衡?
事件还原:一场引发行业地震的20秒
5月26日,一段拍摄于深圳街头的视频突然刷屏。
画面显示,一辆问界M8的驾驶者头部低垂,双手离开方向盘近20秒,被路人喊话后才开窗回应。网友通过侧脸轮廓认出,这位驾驶者极似华为车BU CEO余承东。
问界客服迅速回应称:"L2级辅助驾驶需手握方向盘、目视前方。"深圳交警更明确表态:"睡觉等行为影响安全,不允许。"这一回应直接否定了某些车企暗示的"自动驾驶可解放双手"的宣传话术。
宣传与现实的巨大鸿沟
余承东此前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问界智驾系统能让人放心休息。"这种表述与此次事件形成鲜明对比。根据工信部标准,L2级辅助驾驶明确要求驾驶员全程监控,而L3级才允许特定条件下转移注意力。但目前国内尚未有任何车企获得L3认证。
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车企通过模糊话术误导消费者。有调查显示,超过40%的智能汽车用户错误认为L2系统已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这种认知偏差正酿成多起事故——去年某新势力车主开启"自动驾驶"后睡觉导致追尾的事件仍历历在目。
监管重拳正在落下
工信部4月已明确要求车企"不得夸大宣传"。深圳交警此次表态更具标志性意义:无论技术如何先进,现行法规下驾驶员都必须对车辆安全负全责。这记警钟不仅敲给余承东,更是对整个行业的规范。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22条明确规定驾驶人的监控义务。深圳特区条例更细化规定:手持电子设备或妨碍驾驶的行为可处300元罚款。在法律框架内,所谓"智驾解放双手"根本是伪命题。
技术狂欢需要理性降温
智能驾驶的进步值得肯定,但任何技术突破都必须守住安全底线。车企有责任用准确表述替代营销话术,消费者更需要建立正确认知:当下所有"自动驾驶"功能,本质上都是驾驶辅助。
正如某位行业专家所言:"科技应该成为生命的守护者,而非冒险的借口。"当我们讨论技术边界时,永远不能忘记方向盘背后是鲜活的生命。下一次看到"自动驾驶"宣传时,不妨多问一句:这到底是技术突破,还是营销噱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