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充电困局破题:让插混车烧油,纯电车才能“活”?

今年的五一假期,高速服务区又双叒叕上演了 “充电桩争夺战”。与以往不同,这次矛盾的焦点集中在那 “可油可电” 的插混车主身上 —— 明明能加油赶路,却非要执着地排队充电,导致纯电车车主苦等数小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五一充电困局破题:让插混车烧油,纯电车才能“活”?-有驾

插混车主为何偏爱排队充电?

很多插混车主觉得,用电比用油省钱,就算在服务区充电价格偏高,每度电 1.5 元左右,百公里电费约 30 元;而烧油的话,以百公里油耗 5L、92 号汽油 7.5 元 / L 计算,百公里需要 37.5 元,一趟下来也能省点钱。

可他们没算明白另一笔账:在服务区加油,往往有每升优惠几毛钱的活动;而充电排队 1 小时,按平均车速 100 公里 / 小时算,相当于少跑了 100 公里,时间成本可不低。

五一充电困局破题:让插混车烧油,纯电车才能“活”?-有驾

还有车主认为 “用电更安静”,但其实新一代插混车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大改进。像比亚迪 DM5.0 技术、理想 L 系列等,增程器运行时的噪音已经控制得很好,低电量下的油耗也能保持在 5L / 百公里以内,驾驶体验和纯电模式相差无几。

插混车充电带来了什么问题?

插混车的电池容量一般在 15 - 30 度,容量小本应充电快,可实际情况却相反。因为电池充至 80% 后,充电功率会大幅下降,导致充满电耗时更长,占用充电桩的时间比纯电车还久。

五一充电困局破题:让插混车烧油,纯电车才能“活”?-有驾

从资源利用效率来看,插混车充 30 分钟电,可能只能补充 200 公里续航;而同等时间内,纯电车若使用快充桩,能补充 500 公里左右的续航。插混车占用充电桩,实则是在抢占纯电车的 “生存空间”,加剧了充电资源的紧张局面。

超快充能解决充电难题吗?

车企们大力宣传的 “10C 超快充”,听起来确实很美好,可现实却很骨感。比亚迪推出的 “兆瓦闪充”,需要配备储能柜,还得对服务区进行电力扩容,单个站点建设成本超过 500 万,如此高昂的成本,必然会导致充电费用飙升,每度电可能高达 3 元,普通车主很难接受。

五一充电困局破题:让插混车烧油,纯电车才能“活”?-有驾

另外,目前支持超快充的车型占比太少,到 2024 年,这类车型在市场中的占比还不足 5%。也就是说,大量的超充桩建好后,可能因为适配车辆少,而被闲置,造成资源浪费。

破局之策:管理优化与技术协同

想要破解节假日充电难题,还得从多方面入手:

政策引导:在高速高峰期,可以对插混车充电加收 “拥堵费”,让其意识到占用充电资源的成本;也可以通过给予加油优惠,比如每升汽油优惠 1 元,引导插混车主优先选择加油。

技术干预:在充电桩上安装智能识别系统,能够自动分辨车辆类型,优先为电量需求大的纯电车分配充电资源,插混车则在纯电车充电需求满足后再进行充电。

五一充电困局破题:让插混车烧油,纯电车才能“活”?-有驾

分流充电:手机导航 APP 实时更新高速出口 3 公里范围内的充电站信息,推荐价格更低、空闲充电桩更多的站点,引导车主下高速充电,缓解服务区的充电压力。

五一充电困局破题:让插混车烧油,纯电车才能“活”?-有驾

说到底,节假日充电难的本质,是充电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与其盲目期待技术突破来解决一切,不如从优化用户使用习惯、加强资源管理方面着手。只有让插混车回归 “混动” 本质,才能真正让纯电车车主在充电时不再焦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