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转身:4800亿帝国的质量革命
“我们胆子小,跟着别人干好事,也干坏事。”
2025年7月11日,中国汽车论坛上。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自嘲。台下哄笑。掌声雷动。这位执掌4800亿营收帝国的掌门人,轻描淡写揭开行业伤疤——价格战是饮鸩止渴。而奇瑞,决心转身。
一、内卷困局: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
“今年6月,中汽协召集我们开‘反内卷’会议。”尹同跃说,“但奇瑞跟了价格战。无奈之举。”
数据冰冷。2025上半年,奇瑞出口55万台车,增速骤降至3.3%。去年同期是29.4%。海外市场毛利率从15.9%滑到14.7%。
价格战吞噬了什么?
利润稀释:降价促销,单车利润薄如刀片;
创新停滞:研发资金被营销战抽干;
信任危机:消费者怀疑“便宜是否减配”。
尹同跃摇头:“降价是最无奈的一招。饮鸩止渴。”
二、奇瑞的“换心手术”:从规模崇拜到质量信仰
“不追求销量排名!质量的排名比销量重要,创新的排名比利润重要。”论坛上,尹同跃斩钉截铁。
这场手术如何动刀?
KPI重构:砍掉虚胖指标。品牌建设、技术创新、服务升级成为新核心;
架构重组:国内业务四大事业部——星途(高端)、艾虎(经典车型)、风云(新能源)、QQ(小车)。资源集约,管理提效;
人事换血:42岁李学用掌舵品牌矩阵。年轻面孔。短视频营销悍将。奇瑞高管层唯一活跃在社交媒体的核心人物。
技术底牌同步亮剑:
混动破局:鲲鹏天擎发动机热效率48%,全球第一!馈电油耗低至2.68L/百公里;
智驾整合:合并雄狮科技、大卓智能。成立“智能化中心”。告别各自为战;
安全革命:风云A9L车身用88%高强度钢。9安全气囊。激光雷达预埋。50吨电池挤压测试,形变量仅3mm。
三、出海的生死棋:从“价格倾销”到“文明纽带”
“蜂拥而出!大跃进式出海有风险。”尹同跃疾呼。
奇瑞的解法?——“In somewhere,For somewhere”(在哪里,为哪里)。
技术适配:猎鹰智驾针对欧洲环岛、中东沙漠定制方案;
文化谦逊:在西班牙建厂,拉动就业。成为“走出去的纽带,而非麻烦制造者”;
全球统一战线:联合上下游伙伴。上半年出口55万台,仍居中国车企第一。
四、行业暗涌:长期主义的真正对手
尹同跃的呼吁背后,是行业集体焦虑:
新势力困局:为生存降价,研发资金断流;
供应链反噬:零部件压价,偷工减料风险激增;
用户信任危机:豪华配置缩水?智能系统失灵?质疑声四起。
政府与协会的角色被重新呼唤。“建立以品牌和创新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尹同跃直言。给企业时间。给创新耐心。
结语:一场迟到的成人礼
“我们都是中国汽车人。做强、做大、做长久。”论坛尾声,尹同跃举起话筒。
奇瑞的转身,恰似中国制造的缩影:
从规模扩张到质量生存;
从价格厮杀到技术尊严;
从野蛮出海到文明纽带。
当行业沉迷于销量数字的狂欢,奇瑞按下暂停键。 尹同跃的幽默自嘲。藏着锋利的清醒:活下去的密码,从来不在价格标签上。而在实验室里。在用户口碑中。在每一次对质量的偏执里。
“协会多组织饭局吧!领导人越不见面,误会越深。” 尹同跃调侃。满场笑声。散会后,十位车企掌门人握手寒暄。一场关于“自律”的晚餐。悄然预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