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车去接客户,突然发现车门旁的按钮变得特别灵敏,总觉得它在偷偷观察我。就像那天修理工跟我说:你不用特意用力,它自己会开。哈哈,当然不是,他只是看我按门的时候总用蛮力。
说到GL8,真是不知道怎么个神仙操作。咱们估算一下价格吧:官方标配价大概在27万(这段先按下不表,实际价格因地区和配置不同会有波动)。但我见到二手市场,也和新车差个2到4万(样本少,估算),所以真正到手可能还是要比官方标价高出点。
我有个朋友是销售,他一直跟我抱怨:这么大车,停车真尼玛难受,刹车都不灵敏。但他也承认,GL8的车内空间确实够大,开出去挺有面子。这让我想起另一个点:他老说,车的油耗得看怎么开。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估算百公里油耗在12L左右(体感/估算,样本有限,不敲死公式),如果开省点,可能能降到11L。不然就是你我大把油钱白花。
新款的智享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不少便利设备。前面提到那块12.3英寸大屏,当然让我想起手机屏幕,平时用,还是直观方便。开起来能用的快不快?我自己试过,反应还行,但有时候导航还是会卡一下(这段先按下不表,正常使用没啥大问题)。我也问过一些老司机:这个操作顺滑吗?得到的答案是:还可以,但不能指望它像手机那样秒反应。
对比两款车,我曾试驾过同价位的别的MPV,比如传祺的GM8,空间也够用,但你会发现,GL8的悬挂确实更绅士——坐感更软更稳。而且,GL8的油耗偏高一点点,毕竟大车嘛,但整体驾驶体验确实舒服。反倒GM8那种运动一点,操控更灵敏,油门也更快,适合喜欢蹭一蹭的司机。这个差别其实挺现实的:我不喜欢玩飙车,但偶尔想线条流畅一点,又希望座椅能给我个云端飞舞的感觉。
说来奇怪,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一些人老觉得MPV就一定商务正式,我反倒觉得家用也大有趣味。不是说看起来更高端,比较实在的 Comfort 感,平日长途车队出行,不会出问题。可问题是,像我身边那位年轻修理工,嘀咕着:修车不难,但这车很麻烦,搞定空调、换滤芯都得一点点拆。——我心想,汽车的复杂程度,真比当年那个机械表复杂多了。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到一张照片:GL8的座椅靠背上那块织物,确实看上去更高级了,细节处感觉用料挺讲究。虽说,实际坐着就知道,这个价格,质量一般还算过得去吧。
我突然想到,搞个家庭用车——还是推荐别人买大一点的,尤其是携带多个家人出行。可现实是,停车困难、油耗偏高,很多人就嫌麻烦。你会不会觉得,那些为家庭考虑的车,其实只是在装面子?我想,这车如果只能在郊区跑跑,真是挺浪费的。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真正值得挑剔的地方,除了油耗和停车,还是什么?安全配置刚刚够用,没有特别旗舰的主动安全套件,反倒让人有点失望。你问我:会不会出现什么突发状况?这个疑问不错,可告诉你,毕竟现在的ADAS功能,更多就是说起来漂亮,在实际极端情况下还得靠驾驶者反应。
我还纳闷,GL8的定位到底是商务神器?还是家庭帮手?这点真的容易搞混。有人告诉我:大部分人买它,就是看中它的体面。但我觉得吧,车的面子永远都比不上实用。你愿意花四五万去升级一些安全配置,还是不愿意?
说到这,我突然又想:会不会有人觉得买大车就一定要豪华索装?不然。其实我更喜欢那种,虽然不出奇,但每一个细节都实在、用得顺手的车。
就拿这次升级来说,GL8加了个L2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平时开长途觉得舒服。不过是个带方向盘的智能助手,就像家里那台打扫机器人,看似聪明,但真正全靠自己技术打底。
真的是,买车还得看得远点。你会不会怀疑:这种高级配置,是不是假象?或者,只是厂商为了销售,硬加进去的?但我觉得,做车辆调校和研发的日子里,也真没那么多天马行空。很多东西,都得在生活场景下做考量。
我都没怎么说到动力。一台公务车,动力没啥特别要求。底盘稳,油门应答顺,够用就行。所以没办法比拼驾驶乐趣,反倒是站得住脚的舒适最重要。
这次的GL8,长远看会不会改朝换代?还是打算继续平稳续航?你觉得,从供应链到研发,老厂商还能走多久?我猜,可能会越来越偏向智能安防+乘坐舒适为核心。(这段猜测不一定准,毕竟没细想过)不然,你会不会觉得,现在买车更像是在买一份移动的安全感?
买个车,唯一不变的,可能就是那个握在手里,坐在里头,感受到的那份真切的舒适。你会不会在意转弯时的细微震动?或是在停靠时,是否还能譬如从前般轻松?
这,比起那些全方位的路线分析,或许更贴近生活——一辆车,像极了一个朋友,偶尔让你委屈,但却在关键时刻,总能让你安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