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汽车论坛大会上,吉利和比亚迪开始“呛”了起来。
吉利认为:比亚迪内卷“太讲武德”,不顾行业规则只为自己一时私欲望,
行业内应该团结一心,维持住市场的秩序”。
比亚迪回怼:“卷是自然规律,有核心创新力,自然不怕卷”。
两个车企大佬开始针尖对麦芒。
卷到现在,连技术和价格也都卷不动。车企老总们纷纷为自己的产品站台,开始卷流量。
“车企狂人”李书福。一边为自己的产品做宣传,一边在香港完成了第10次上市
这位汽车狂人从放牛娃到千亿富豪仅仅用了20年。
李书福的故事
李书福出生于1963年。浙江台州农村家庭,家中4兄弟中排名第三。
而且在上小学时就利用暑假为生产队放过牛。
1982年李书福19岁。就揣着父亲给的120元,
骑着一辆破自行车为路人拍照开启了创业之旅。
半年之后,他就赚人生中的第一桶金而且还开了个像模像样的照相馆。
在浙江尤其是台州的商业气氛特别浓厚
当时的台州废旧电机市场非常发达,李书福从中发现商机做起了冰箱配件的生意,
后来李书福不满足制作配件而决定生产冰箱再到装潢材料。
当时正是改革开放的好时机,李书福看到国内连一个像样的车企都没有,
国内汽车行业被合资汽车和进口汽车垄断。
20世纪90年代,李书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造汽车。
而且他还放出了豪言:“汽车不就是4个轱辘+两张沙发和一个铁壳子吗”?
被人称为“汽车狂人。
一门技术二没人脉的李书福决定剑走偏锋从“两个轱轮”开始。
他开始从生产摩托车做起,都说生产容易销售难。
摩托车和汽车销售一样需要许可资格。
没有许可资格的李书福一拍脑袋决定并购车企,
用他们的许可资格造自己的车。
他收购浙江濒临破产,但有生产权的邮政摩托车厂,
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摩托车厂。
他想生产摩托车,李书福刚开始对摩托车一窍不通。他就买来样品,
把它拆开研究其原理。然后再进行改良。
一年之后,李书福终于造出了中国第一辆踏板摩托。
在当时全国摩托车十分盛行,供求供求量非常大。
他的摩托车销量占据国内踏板车的龙头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
1994年,摩托车生意红火的李书福服决定造汽车。
但是由于没有生产和销售许可,他就游走四方寻找合作伙伴。
当时许多厂家认为一个造摩托车的怎么会有能力造出汽车呢?
没有一家车企愿意和他合作。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早就放弃了,但是李书福却认为汽车算是当时的奢侈品,
大多数人都买不起,更不用说能坐上。这个巨大的市场。
李书福认为不能合作那就买。
而且李书福将汽车定位于平民化,让普通大众也能买得起。
于是李书福一边在浙江建厂,一边等待时机收购濒临破产的车企。
直到1997年,在机缘巧合下他发现四川一家车企破产
于是就收购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车。
当时吉利还是一家小型汽车工厂。
但是销售却能月收上千台一方面是质量过关另一方面是李书福的营销手段。
在当时卖的最好的就是夏利,只卖8万块。
李书福就对标夏利把价位更是降到7万元,想在价格上碾压对手。
但是夏利也不甘示弱,最终把价格降价至3万元。
这个价格可以说几乎到了成本的边缘,
但是李书富一咬牙一跺脚,降低配置把价格打到29900元。
李书福可以说是中国车企打价格战的鼻祖!
但是好景不长,光靠“卷价格”是不行,这使吉利产品信誉受损,
更是拉低了品牌的形象,导致吉利吉利汽车的销售一路走低。
亡羊补牢的李书福开始转变策略
但是当时受到汽车许可证的限制。吉利不能再生产“有屁股”的汽车,
而是改变为两厢车。
李书富为了能够拿到生产许可证四处奔波而且经常碰壁。
很多人都认为他是“汽车疯子”,不愿意去合作。但是在李书福的努力之下,
他的宝贝终于有了“出生证”。
成为了中国第一家获得轿车生产资格的民营车企。
拿到了生产许可吉利就更加的努力,生产出了更多的深受市场欢迎的车型。
吉利帝豪也从此而诞生而且还一度成为销售新星,
在当时合资车和外资车垄断市场的时期。
吉利是第一个能在质量和销量上和这些车企巨头抗衡的车型。
他的车标更是成为吉利品牌的“形象代言人”。足以显现它的举足轻重。
李书福在生产销售汽车的同时,也不断的提高汽车的技术。
在当时国内的汽车技术对于外资车企技术方面还是差距巨大。
吉利认为技术不够,也意味到是人才的稀缺,所以他就发动了“超能力”买!买!买!
于是,吉利就一路收购了多家实力雄厚的外企。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收购沃尔沃。
福特在美国次贷危机时决心抛弃沃尔沃。
机缘巧合下,吉利成功以18亿美元拿下西方汽车明珠。
收购沃尔沃时,很多人业内人士都不敢相信。
认为一个国内品牌吉利去收购国际大牌车企真是“蛇吞起了大象”!
众所周知,沃尔沃的安全技术可以说是世界第一,
吉利就用它的安全技术改进了帝豪。
让其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国家安全测试中拿到四星的自主品牌车型。
2017年吉利以124.6万辆的销量成为中国的自主品牌销量的霸主。
这时做电池起家的比亚迪的年销量刚刚突破40万台也就是吉利的1/3。
到了2021年,吉利的销量更是达到了132.8万辆。
这个成绩马上就要赶超车企巨头一汽大众。
而这时的比亚迪销量刚好到吉利的一半。吉利根本不把比亚迪放在眼里。
而今天却让人刮目相看,那个和吉利经常“打嘴炮”的比亚迪。
是在2022年弯道超车吉利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2021年的比亚迪销量虽然只有72万辆。但是主要的销量是来自新能源汽车。
近几年,国家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给予了大力的政策鼓励和补贴
2022年,比亚迪的销量更是一路激增,一年的涨幅达到惊人的155%。
直接把李书福给惊呆了!
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达到了55.3%。
新能源品牌的舞台开始出现百家争鸣现象像小米SU7、理想L6、
五菱宏光NINIEV等强势来袭,
新势力造车和跨界造车成为吉利新能源路上的“程咬金”。
至今比亚迪以绝对的优势霸榜全球新能源的销量。
今年前几个月的销量突破了249万辆,领跑全球新能源市场。
特斯拉位列中国第五,可以说比亚迪已经把特斯拉远远的甩到了身后。
是吉利的销量要好多倍。就连长安汽车也已超过了吉利。
这个被当时称“国产汽车大哥”吉利,却如今却沦为跟在屁股后的小弟。
吉利刚把油车做好没多久,新能源却成为了时代的风口。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主要是新能源市场发展太快。
李书福光靠买可能已经得不到技术的优势了。
在这国内竞争激烈对手,怎么可能会把压箱底的技术卖给你呢?
在新能源的赛道上,面对消费者对车的新需求
这个被称为中国自主品牌的一哥也正在努力。
如今,吉利汽车也开始拥抱电动化从战略到技术全方位发力。
打造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和智能驾舱与车联网改革、
数据与AI驱动让车辆越开越“聪明”
而且李书富打造曹操出行,自2021年起连续为的网约车平台前三,
让他即吉利汽车、沃尔沃、极星汽车、亿咖通、钱江摩托、汉马科技、力帆科技……
之后第十次站上IPO敲钟台。
他还在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发射了自己的卫星
而且他还在台州选言上说;“一个吉利行动”顺利进行
为吉利汽车美好的未来打下了基础。
结语
有人笑话李书福说一个造汽车的还要去造卫星。笑话他是“中国的马斯克”。
但是它的吉利汽车定位从来没有跑偏。
用他的一句话来说;“我要让中国人用一年的工资就可以买得起一辆汽车”!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到这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