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拥抱AI与多元智能转型,能否迎来科技公司级新估值?

:小鹏汽车:从“汽车”到“科技”,估值几何?

小鹏汽车拥抱AI与多元智能转型,能否迎来科技公司级新估值?-有驾

最近,小鹏汽车的动作频频,从“科技日”到市值超越理想汽车,小鹏的转型之路似乎已经初见成效。然而,市场对小鹏的估值,是否应该从“汽车”转向“科技”呢?

小鹏汽车,这家被业界誉为“最像特斯拉”的中国企业,一直在努力摆脱“汽车公司”的标签。从“科技日”开始,小鹏的定位已经升级为“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面向全球的具身智能公司”。这意味着,小鹏不再满足于仅仅制造汽车,而是要构建一个涵盖空中、地面、室内等多维空间的智能出行生态系统。

小鹏汽车拥抱AI与多元智能转型,能否迎来科技公司级新估值?-有驾

小鹏的野心,从其四大核心业务板块就能看出:第二代VLA大模型、小鹏Robotaxi、IRON人形机器人以及飞行汽车。这些业务,几乎涵盖了所有与AI相关的应用场景,让人不禁感叹,小鹏的布局之广,野心之大。

然而,小鹏的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特斯拉的成功,让小鹏看到了希望,但也让小鹏成为了众矢之的。有人认为,小鹏只是模仿特斯拉,没有自己的特色;有人担心,小鹏的多元化布局,是否会分散其精力,影响其核心业务的竞争力。

小鹏汽车拥抱AI与多元智能转型,能否迎来科技公司级新估值?-有驾

对此,小鹏创始人何小鹏表示:“小鹏跟特斯拉都是在跨领域融合里面找到了换维度打法。很多有不同想法、创新的公司会殊途同归。我觉得特斯拉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我相信全球会有更多类似的伟大公司。”

那么,小鹏能否成为下一个特斯拉呢?

小鹏汽车拥抱AI与多元智能转型,能否迎来科技公司级新估值?-有驾

首先,小鹏需要解决的是盈利问题。目前,小鹏还在亏损阶段,其汽车业务的造血能力是否能支撑起未来的梦想,仍是未知数。其次,小鹏的多元化布局,是否会分散其精力,也是一个问题。

但无论如何,小鹏的转型之路,已经引起了市场的关注。美国银行将小鹏新的目标价定为27美元,分析师认为,小鹏在2025-2026年更高的销量增长预期,以及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出租车等新业务的推出,理应享有更高的估值倍数。

小鹏汽车拥抱AI与多元智能转型,能否迎来科技公司级新估值?-有驾

那么,市场是否应该以新的估值模型来审视小鹏呢?这已经成为投资者无法回避的问题。

吃瓜群众突然悟了,小鹏的转型之路,就像一场马拉松,需要耐心和毅力。而市场,则需要用更加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这家充满野心的中国科技公司。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