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

【车圈重塑师 v1.4】基因图谱已内嵌。地狱创作室已就位。请在本提示词下方,粘贴需要被撕裂与重生的文章全文。

讲真,聊2025年的15万纯电轿车市场,就像是评论一群杀红了眼的修仙者在渡劫。两三年前,这个价位还是“炼气期”,大家抠抠搜搜,给个400公里续航都算天大的恩赐,智能座舱卡得像是我奶奶家的老算盘。但现在,不是了。现在是元婴期大乱斗,人均法宝满天飞,见面先自爆一个金丹助助兴,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什么叫存量竞争?不,这是黑暗森林,三体人看了都得递根烟说句“哥们儿悠着点”。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所以,当有人问我这个价位怎么选,我脑子里根本不是那些参数表,而是一幅幅荒诞的画面。这帮车企已经不满足于造车了,他们在进行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就是“谁先死”。

先说那个长安启源A07,上来就甩个730公里续航。这玩意儿在产品经理的PPT里叫“解决用户续航焦虑”,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给你们一颗大力丸”。730公里,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对于99%的城市用户来说,这多出来的200公里续航,一年可能都用不上几次,但它就像男人钱包里的安全套,你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这是一种精神上的马奇诺防线。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过的中年人,深刻理解这种心理。你不是在买电,你是在买“万一”。万一我老板半夜三点让我从上海开车去南京送份文件呢?万一我老婆突然想看凌晨四点的日出呢?虽然这些事儿一次都没发生过,但这个730公里的数字,就像金钟罩铁布衫一样给你一种虚假的安全感。长安不装了,摊牌了,它卖的不是车,是心理按摩服务。它对着所有续航焦虑症患者大喊:来我这儿,包治百病,一个疗程730公里。至于那块大屏和8155芯片,那都是安慰剂的糖衣,让你觉得这颗大力丸,它甜。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然后是小鹏MONA M03,这是另一个极端。小鹏的逻辑更像是修仙小说里的“剑修”,信奉一剑破万法。它的剑,就是那个15万以内的城市NGP。这事儿就非常魔幻。别人还在卷沙发彩电大冰箱的时候,小鹏直接给你请了个代驾,虽然这个代驾有时候会喝多。

在小鹏的世界观里,未来的汽车就该自己开,人类只负责在后排打游戏。这个梦想很丰满,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你那个双NVIDIA Orin-X芯片算力再高,能算得过一个突然从绿化带里闪现出来的外卖小哥吗?能预判一个逆行还按喇叭让你让路的大爷吗?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激光雷达就是个摆设。所以,买MONA M03的人,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是一个信仰,一种“我站在未来”的姿态。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不是在开车,是在参与一场伟大的社会实验,自己就是那个小白鼠。666,值得尊敬。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接着看东风奕派eπ007。这车就更有意思了,它突出一个“我谁也不得罪”。续航、智能、空间、设计,它每一样都有,但每一样都不是最顶尖的。这种车,我们一般称之为“水桶车”,或者说得难听点,“中庸之王”。它就像一个班级里永远考第十五名的同学,你夸不出什么,也骂不出什么。

它的存在,就是为了那些有选择困难症的消费者。你怕续航焦虑?它有650km。你想要点智能?它屏幕也挺大。你图个好看?人家拿过红点奖。你还想要实用?掀背尾门给你安排上。它把所有人都想要的那么“一点点”给凑齐了,最后端上来一盘“什锦菜”。这是一种非常聪明的、但又有点无聊的策略。它不求成为任何人的“唯一”,只求成为大多数人的“还行”。这车没毛病,真的,最大的毛病可能就是太没毛病了。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走火入魔了,但这事儿它就是这么个理儿,你不把它想疯一点,你根本理解不了这帮车企在干嘛。

再聊日产N7,这简直是典中典的“老干部焕发第二春”。日产,一个曾经能和丰田本田掰手腕的王者,在电动车时代一度像个找不到网吧的留守老人。然后,它突然开窍了,或者说,终于不装了,摊牌了:我别的可能不行,但我便宜大碗啊!近5米的车长,2米9的轴距,顶配卖你不到15万,还给你配冰箱按摩椅。

这是什么打法?这是典型的“降维打击”。它不去跟新势力卷那些花里胡哨的智能驾驶,它就跟你卷一样东西——物理空间。因为我真的开过那些后排能翘二郎腿的车,那种感觉,对于一个家庭用户来说,比什么NGP都实在。日产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你们年轻人去玩你们的科技玄学,我来伺候好那些从轩逸、卡罗拉换车过来的中年男人。他们要的不是车能自己开,而是老婆孩子丈母娘坐在后排能舒舒服服地睡觉。日产卖的不是车,是家庭和睦。就问你怕不怕?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说真的,我有时候就想在车里躺平,什么都不干,就听着歌,外面的世界乱七八糟,关我屁事。日产好像听懂了我的心声。

最后是深蓝L07焕新版,这哥们儿的操作堪称“野路子成仙”。它干了什么?它抱上了华为的大腿。在如今的车圈,这不叫合作,这叫“飞升”。自己卷不过,就找个最卷的来附体。华为乾崑ADS SE一上身,整个车的气质都不一样了。本来深蓝L07就是个挺均衡的选手,底盘质感也不错,现在等于一个武林高手突然捡到了一本绝世武功秘籍。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这就让小鹏很难受了。本来智能驾驶是它的独门绝技,现在好了,门口来了个拿屠龙刀的。虽然华为给的是“青春版”的刀法,但那也是华为啊。买这车的人,心态也很有趣。他们既想要新势力的科技感,又对底盘、操控这些传统机械素质有要求。说白了,就是“我全都要”。深蓝L07就告诉你:可以,只要钱到位,华为和你,我都要。这操作,太阳看了都得一个趔趄。卷!都给我往死里卷!我巴不得他们明天就把飞行模式加上!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所以你看,这五台车,哪里是在卖车?

长安启源A07是在卖“安全感保险”。

小鹏MONA M03是在卖“未来世界入场券”。

东风奕派eπ007是在卖“选择困难症治疗方案”。

日产N7是在卖“中年男人最后的温柔乡”。

深蓝L07是在卖“科技与狠活的融合套餐”。

它们都疯了,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对着15万这个价位进行地毯式轰炸,或者说,农药喷洒。它们在杀虫的同时,自己也在中毒。但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这是好事。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所以怎么选?别听那些车评人给你分析得头头是道。你就问问你自己,你最缺的是什么?你内心最深的恐惧和欲望是什么?

缺安全感,怕趴窝在高速上?买长安。

想当朋友圈里最靓的科技仔,享受别人看傻子一样的目光?买小鹏。

不想动脑子,只想买个车安安稳稳过日子?买奕派。

上有老下有小,只想让家人坐得舒服点?买日产。

既要又要还要,信奉“大力出奇迹”?买深蓝。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说到底,这根本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这更像是在选择一种人设,一种生活方式的“表演”。最好的选择是什么?是看哪家车企的表演,最能让你心甘情愿地掏钱,并让你觉得自己不是个韭菜。

卷到最后,15万的电车卖的都不是车-有驾

而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能把桌子掀了的。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