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市里有个话题挺有意思,说的是花个十万出头的预算,现在能买到什么样的车。
这个价位,搁在以前,可能大家想的是买个全新的国产车,配置拉满,或者买个合资品牌的入门级小车。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开了才一年左右的“准新车”,价格直接掉了一大截。
就比如咱们今天要聊的这台2023款的大众凌渡L,一辆跑了才两万多公里的白色轿跑,现在的报价是10.68万。
这就让很多人犯嘀咕了:这车新车办齐了得将近十九万,一年就跌了快一半,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花着买国产新车的钱,去买一台挂着大众标、有着“小奥迪”名号的二手车,这笔账到底该怎么算?
是捡漏还是踩坑,咱们今天就来把这事儿掰扯清楚。
咱们先得弄明白,这台大众凌渡L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很多人一听大众,就觉得是那种四平八稳的家用车,但凌渡L确实是个例外。
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个轿跑的造型,无框车门、大溜背,看起来就特别运动,特别受年轻人喜欢。
而且,厂家宣传的时候,总会提到它和奥迪A3是同一个平台出来的,动力系统也差不多。
这话不能说错,它们用的都是大众集团的MQB Evo平台,这就像是亲兄弟,骨架和底子是一样的。
这带来的好处就是,你开起来会感觉这车很扎实,底盘很整,高速上跑起来特别稳,过弯的时候车身也不会晃得厉害,这就是大家常说的“德味儿”。
但咱们也得实事求是,它毕竟不是奥迪,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比如隔音材料、内饰用料的讲究程度上,肯定还是有区别的。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一个十万块预算的买家来说,能用这个价格体验到这种驾驶质感和帅气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吸引力的事情了。
接下来,就是最核心的问题了:价格。
一台2023年4月上牌的车,新车含税价18.73万,现在跑了2.6万公里,报价10.68万。
这个跌价速度,放在前几年是不可想象的,那时候的大众车在二手市场可是硬通货。
为什么现在会这样?
这背后其实是整个汽车市场的大变天。
一方面,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特别是新能源车,发展得太快了。
像比亚迪这些车企,直接喊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一台全新的插电混动轿车,价格可能比这台二手凌渡L还便宜,而且用车成本更低,智能化配置更高。
这就好比你旁边开了一家新潮的网红餐厅,又好吃又便宜,那传统老店的生意肯定会受影响。
汽车市场也是一个道理,国产新能源车的强势崛起,让所有燃油车的价格都绷不住了,新车都在拼命降价,那二手车的价格自然也就跟着往下跌了。
另一方面,大众自己为了应对竞争,新车的优惠力度也变得非常大。
现在你去店里问一台全新的凌-渡L,算上各种优惠,落地价可能已经跟这台二手车的原价有了不小的差距。
新车价格往下掉,二手车保值率的神话自然也就破灭了。
所以,这台车一年掉价这么多,并不是因为它本身有什么大毛病,而是整个市场环境变了。
对于想买二手车的人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一个需要认清的现实。
当然,光看价格还不行,车况才是根本。
根据检测报告,这台车的大问题没有,排除了重大事故、泡水和火烧这些硬伤,这是买二手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底线。
但是,报告里提到了两个小瑕疵,一个是“右后翼子板有轻微变形”,另一个是“右侧底边梁的外侧轻微变形”。
咱们得好好分析一下这两个点。
“右后翼子板变形”,这个很常见,很可能就是在停车场拐弯或者倒车的时候不小心蹭到了柱子或者墙,做了钣金喷漆修复。
只要修复的工艺好,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对车的安全和使用没有任何影响。
但“右侧底边梁外侧变形”这个就需要多留个心眼了。
底边梁就是车门下面那条又粗又硬的钢梁,是车身结构的一部分,非常结实。
报告里说是“外侧”和“轻微”,这说明不是侧面被撞了,最有可能的情况是车主开车不小心,上下马路牙子的时候磕到了,或者走烂路被大石头顶了一下。
因为只是外侧的铁皮变形,没有伤到里面的主梁结构,所以报告才会说不影响安全和正常使用。
但这就像你买了一件挺贵的衣服,发现上面有个不起眼的小破洞,虽然不影响穿,但心里总会有点别扭。
这个情况在看车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它虽然不是大问题,但完全可以成为你和卖家砍价的一个理由。
最后,咱们再聊聊把这车买回家之后的事。
从配置来看,这台酷辣版确实挺厚道的。
全速自适应巡航和车道居中保持,这两个功能在跑高速或者市区堵车的时候特别好用,能让你的右脚轻松不少。
还有手机App远程控制,大夏天提前用手机把车里的空调打开,一上车就凉凉快快,这个体验感非常好。
安全方面,6个安全气囊加上主动刹车这些功能,也算是给足了保障。
动力上,它用的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大众1.4T发动机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这套组合用了好多年了,技术很成熟。
最大150马力,250牛·米的扭矩,官方说的百公里加速8.9秒,这个成绩在今天不算惊艳,但日常开起来绝对够用,比同价位很多日系自然吸气车要爽快得多,超车并线都很有信心。
不过,这套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在城市里走走停停的低速路况下,偶尔还是会有一点点顿挫感,这也是它的一个老特点了,需要车主去适应一下。
至于用车成本,一年大概五千出头的花费,在同级别里算是中等水平,可以接受。
但这里有个很关键的点,这台车是2023年4月上牌的,到现在已经过了一年,很多车企的整车质保期是三年或十万公里,但这台车在二手车平台交易,可能已经脱离了原厂质保的范围,或者说质保期所剩无几。
这意味着,万一以后车子出了什么问题,特别是发动机、变速箱这样的大件,维修费用就得自己承担了。
这是买这种准新二手车时,必须考虑到的一个潜在风险。
总的来说,花十万多块钱,买这样一台有颜值、有品牌、有驾驶乐趣,车况透明且没有大伤的准新轿跑,对于那些追求个性和驾驶感受的年轻人来说,确实是一个挺有诱惑力的选择。
但这背后,你也需要接受它在新能源时代下快速贬值的现实,以及即将面临的脱保风险。
这笔买卖划不划算,最终还是要看你自己的需求和取舍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