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两款值得关注的A0级小车,极狐T1和MG4销量分别达15050辆和11480辆,价格下调后市场反响热烈

10月的汽车市场,特别是A0级细分,是个挺热闹的场景。去年这一块基本没啥新星,市场上大多都是老面孔或涨价后哆哆嗦嗦推新车的品牌。突然间,极狐和MG这两家摇身一变,销量数据像打了鸡血一样,瞬间成为焦点。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极狐T1 15050辆,MG411480辆——你说这数字不能不扯,尤其是在疫情、芯片短缺、供应链堪忧的情况下。这两个月,不少同行都在抱怨,早年极狐一直偏走高端,价格一涨,再想降下来确实难。品牌想象空间大,价格偏高,销量自然就差得厉害。这次把售价迅速调低,反倒把市场吃得干干净净。

10月两款值得关注的A0级小车,极狐T1和MG4销量分别达15050辆和11480辆,价格下调后市场反响热烈-有驾

说句实在话,我对极狐的印象一直比较模糊。以前总觉得品牌偏偏高端、科技感强,但用料和调教没有想象中那么爆。这次T1能这么火,背后我猜跟价格刚刚好有关——起售价6万多点,配置也够用,关键还是符合大部分人心中的实用标准。

然后MG也是,之前销量那叫一个惨。终于,推出一辆售价也是6万多的MG4,市场一看,挺实在的,销量才火起来。MG本身也挺会炒热市场,广告宣传比其他品牌积极不少。产能问题是真心困扰我。刚才我翻了下业内反馈,MG的产能明显不够,排队等车就像在等网红奶茶,味道好,才值得等——T1一样也是。

这就有趣了。极狐T1真是神奇的车,从最开始的高价、偏高端到这次的大爆发,里面的变化不止价格调整那么简单。我觉得,极狐的局限在于品牌氛围太偏未来感,跟实际用户需求还差点距离。价格搞到6万多,配置也够用,算是放低了身段,但你消费者其实心里还是在比价格和实操感。

10月两款值得关注的A0级小车,极狐T1和MG4销量分别达15050辆和11480辆,价格下调后市场反响热烈-有驾

你会不会觉得,国内买车这事儿其实挺讲惯的?就像我朋友张哥说的:车里能用就行,主要看省心。 你说他是不是够现实?其实我也经常想,买这两辆车,除了价格、配置,还得看维修、保值。而对我来说,保值率比想象中要重要得多。极狐T1的保值率可能比MG4稳定点,毕竟T1之前走的高端路线,品牌认知要稍好点。

还记得我上个月跟一位修理工聊过,他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两年新车质量提升很快,但零件供应仍旧得看大盘。尤其是快换件、空调滤芯这类,别看型号一样,有时候差点价格就翻倍。 有趣的是,短时间内,极狐T1和MG4都没有出现质量大问题,倒是售后和备件供应成了最关键的软肋。

话说回来,这块市场刀刀见血,竞争也激烈。T1在售后和配置上还得打磨下,我知道有朋友在买车前还跟我说:不过是个拼价格的事,我就是要买个能跑的,啥都简单。其实简单也挺好,不像豪华车型那么折腾。就算T1配置不能算顶级,但对个A0级,够用就行。

不过也有跑题的嫌疑。我在想,人们喜欢T1还是MG4,除了价格和配置差别外,还跟渠道有关。这两年,极狐通过线上订单和体验馆铺得挺快,渠道渠道,算是用上新打法。反观MG,依旧重视实体经销商,体验感差一点,导致一些潜在买家等不起。

10月两款值得关注的A0级小车,极狐T1和MG4销量分别达15050辆和11480辆,价格下调后市场反响热烈-有驾

你有没有想过,未来这种竞争会到什么程度?是不是价格战会一直持续,还是会出现配置+服务双轮驱动的新时代?我原本以为,能照顾到快用快买的车会赢,但,现在看得更模糊了。你怎么看待这个?

这个市场变化快,绝对不是简单的我喜欢谁就可以说得清。比如说,一次我试驾T1体验,觉得车身结构的设计挺结实,但悬挂偏硬,城市路面颠簸挺明显。相比之下,MG4的悬挂调得更缓和好,但你配置上MG4没有极狐T1丰富。

我还记得我刚才翻了照片,看到朋友刚出炉的配置单,一千多公里的长途,T1絮絮叨叨地把自己打造成城市一族的忠粉,而MG4的看似粗犷设计,更合适喜欢硬核的人。这反映出两家品牌本身的调性不同。

10月两款值得关注的A0级小车,极狐T1和MG4销量分别达15050辆和11480辆,价格下调后市场反响热烈-有驾

买不买得值,主要看谁能在实际用车中给你更多的满足感。也许有的人喜欢淡定的生活节奏,可能会偏向MG4。有人偏爱未来感科技感,偏极狐T1。这一切,似乎都在个性选择之中。

(这段先按下不表)而且,除了常规油耗、续航、空间这些硬指标外,我还挺关心情感连接的。遭遇忙碌一天,坐在车里,闻到一点熟悉的味道,心情会不会稍微好一些?这就像你用开心的偶像歌曲搭配心情。

有没有想过:下一步,这市场还会迎来什么新的爆款?我觉得未必完全靠价格了,更多还要看品牌故事、售后服务的温度。或者说,消费者是不是也变得更理性了?

10月两款值得关注的A0级小车,极狐T1和MG4销量分别达15050辆和11480辆,价格下调后市场反响热烈-有驾

不要太在意最后谁赢了,我倒挺想知道:你心里更偏向谁,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左右摇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