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合资纯电汽车销量开启追击模式,铂智3X突破万台日产N7达6540台,马自达EZ-60表现亮眼北京现代EO羿欧凭高性价比和长续航成为新黑马

10月合资纯电汽车的销量开始展现追击的势头了。你知道吗?铂智3X一下子突破了万台大关,具体是11200多台吧。日产N7也不落下风,达到6540台左右,而马自达EZ-60紧随其后,保持在4565台。奥迪E5 Sportback则新鲜出炉,约1700台。这个数据我翻了翻,应该不算太靠谱,但反映出一定趋势——这些车型都选择了纯电,不走增程混动那一套,因为那路其实走得挺难的。

他们绕开了那种你我都嫌麻烦的增程线,把纯电作为正面战场。为什么?其实挺简单的。一方面,不懂技术的消费者,还是更愿意相信纯电就是纯电。另一方面,车企们也觉得,纯电化能利用过去在研发、质量管理和安全标准方面的优势,做差异化。

10月合资纯电汽车销量开启追击模式,铂智3X突破万台日产N7达6540台,马自达EZ-60表现亮眼北京现代EO羿欧凭高性价比和长续航成为新黑马-有驾

铂智3X一出场就和Momenta合作,拼性价比智驾。我猜(这点没细想过),这是试图用智能驾驶加持整体竞争力,毕竟像性价比+智驾这种组合,感觉更容易打到年轻用户心里。

日产N7采用了全新纯电平台—天演架构。中国团队的深度参与,我觉得挺关键的。这让车在配置上更贴合国内市场,比如冰箱、彩电,哦不,彩色大屏,沙发般宽敞的后排,啥都能想象。但实际上,配置堆料多了也没用了,核心还是平台调校和耐用。

马自达EZ-60继续坚持品牌设计美学,这是他们的标签。虽然在国内市场看,它的表现没那么豪,但用4nm芯片,零重力座椅这种技术堆料,强调本土化颜色——也能吸引一部分纯粹喜欢日系美学的玩家。但我总觉得,面对同价位的比亚迪和蔚来,马自达还是偏高冷点。

10月合资纯电汽车销量开启追击模式,铂智3X突破万台日产N7达6540台,马自达EZ-60表现亮眼北京现代EO羿欧凭高性价比和长续航成为新黑马-有驾

说到黑马,当然得提北京现代的EO羿欧。这个家伙,我一直挺好奇它能怎么玩。它的起售价才11.98万——这点我很关注,低价长续航确实有优势,一次充满电能跑722公里(这是官方CLTC续航,那真是挺吓人的吧)。快充支持800V,27分钟从30%充到80%,这个速度感觉就像在喝水。你问:这会不会把充电桩压力拉大?我估算,现有的主流桩能兼容,然后如果推行全国,那么配套的充电桩怎么确保?这还得要看快充网络是不是能同步跟上。

关于配置,我翻了下笔记。它的720°铠甲车身用77.5%高强度钢料,安全配置也很用心,标配9个安全气囊,看起来还是挺靠谱的(安全不是只靠装备堆料,要看厂家调校)。

我刚才还翻了下相册,车内的27英寸4K悬浮屏挺震撼的,支持四区语音交互,这点和高端车还挺像样。连接节操,动力和智能都全新体验。你说:这车tech感是不是够强?

其实我也在想,现代车融合的这块平台——E-GMP,完成了超过120万公里的道路验证(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理解这个数字,是不是很夸张?)。它做出来的车不会说跑不久这个事情。

10月合资纯电汽车销量开启追击模式,铂智3X突破万台日产N7达6540台,马自达EZ-60表现亮眼北京现代EO羿欧凭高性价比和长续航成为新黑马-有驾

不过呢,有些东西我想打个折扣。开车养车的成本,百公里可能得几块钱,挺平民的吧?但保值率,不知道你怎么想?我猜,定位不是高端,二手市场的表现可能还得打个问号。

再说,销售人员说冗长等待不好,快充一插就能溜。我想,这确实方便,但对车企来说,是不是等的时间越多,油水就越多?真是个玄机。

突然跳跑题,你们觉得,像羿欧这样偏配置名堂多,价格合理的车型,能走多远?还是说,才刚起步呢?车市那么复杂,没人能预设未来。

10月合资纯电汽车销量开启追击模式,铂智3X突破万台日产N7达6540台,马自达EZ-60表现亮眼北京现代EO羿欧凭高性价比和长续航成为新黑马-有驾

(这段先按下不表)认真想想,纯电市场争夺激烈,车企都在追求差异化,拼配置、拼价格、拼服务。像奥迪E5也没闲着,技术不断优化,就是为了那品质感。

有没有搞错,有些品牌那么鬼精,都在挖掘用户的心理。不是单纯比续航,更多考虑安全感、科技感、颜值和配套服务。像我朋友有辆特斯拉,他说:人不光买车,还买个信仰。 这话我其实挺同意的。

问个题:你觉得,这些新车型,能不能真正打破价格战和技术战的泥潭?或者,谁会成为未来冠军?我都不敢预测。

10月合资纯电汽车销量开启追击模式,铂智3X突破万台日产N7达6540台,马自达EZ-60表现亮眼北京现代EO羿欧凭高性价比和长续航成为新黑马-有驾

比方说,车子真能软硬结合,出得了门,能省心、省钱,甚至还能搞点智能娱乐,不就更有竞争力?这点,看未来还长着呢。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