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阳的物理课》自2021年11月开播以来,已经走过了近四年的时光。这门课程不仅成为了一个知名的知识IP,也吸引了大量对物理感兴趣的人群。最近,《张朝阳的物理课》问界专场——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的科普之旅,在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展开,物理学博士张朝阳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揭示了安全技术背后的科学原理。
“好马配好鞍,好车配好电池。”在赛力斯汽车总裁何利扬的陪同下,搜狐创始人、物理学博士张朝阳深入重庆赛力斯超级工厂,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与科学探索之旅。
张朝阳从工厂生产源点出发,将抽象的物理原理与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安全技术相结合。从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机理,到问界“五位一体防护理念”与15重安全技术的实践,他用科学语言诠释了出行安全背后的深层逻辑。
超级工厂探秘
超级工厂仅用12个月便建成投产,先后诞生了问界M9与问界M8两款旗舰车型,分别蝉联“50万元级”和“40万元级”市场的畅销车。
问界品牌累计交付量已突破75万辆,其中M9车型贡献了超22万辆。这一市场表现从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问界产品质量与安全性能的认可。
玄武车身的防护哲学
在工厂展厅,问界M9的“玄武车身”引起了张朝阳的注意。其核心在于一体化压铸工艺——将车身其中的222个零部件整合为10个核心压铸件。
其中橙色关键部件由9800吨压铸机打造,大幅提升强度与稳定性。车身还应用2000MPa潜艇级热成型钢、1500MPa热成型钢与超高强度铝合金。
从A柱到C柱的笼式结构,配合11腔体门槛梁设计,实现了能量高效吸收与乘员舱安全防护,打造乘员舱与电池包的720°安全保护构架。
电池安全的厂中厂模式
张朝阳走进了位于超级工厂内的宁德时代“厂中厂”,这是电池生产的核心环节。这里主要为问界全系车型提供定制化电池方案,实现电池生产与整车制造的无缝集成。
电芯运抵“厂中厂”后,经过激光焊接、AI视觉检测等20余道自动化装配和检测工序完成组装,精度高达0.1毫米,确保电池的一致性与安全性。
何利扬补充道:“宁德时代‘厂中厂’实现了电池从电芯到Pack的全程可追溯,质量管控达到极致。”
热失控攻防战的物理原理
在课堂环节,张朝阳深入剖析了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热失控风险1。他形象解释了电池能量转化的过程:正负极通过隔膜分离,锂离子在电解液中迁移,电子经外部电路形成电流,为车辆提供动力。
结合阿伦尼乌斯公式,张朝阳揭示了热失控的本质:反应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温度升高会加速反应,释放更多热量,形成正反馈,最终可能导致热失控1。
他将热失控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潜伏期(温度低、热量积累缓慢)、加速期(温度快速上升、反应速率陡增)、失控期(达到临界点,引发燃烧或爆炸),使复杂的化学过程一目了然。
五层防护网的安全体系
在互动环节,张朝阳与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龚建勇就电池安全、电控技术和整车防护展开深入交流。
龚建勇形象地比喻:“问界的电池安全体系就像一张五层防护网,从电芯到电池包,到动力系统到整车,最后到云端,层层设防;云端如同‘天眼’,实时守护用户出行安全。”
他进一步介绍,问界在电芯隔膜上采用陶瓷涂层,以增强抗刺穿能力;电池包则应用高强度铝型材与框架结构,用于吸收碰撞能量;车身底部还加装低位横梁,防止尖锐物刺穿电池。
超五星+的安全验证
龚建勇分享了问界M9在C-NCAP碰撞测试中的表现:不仅获得“超五星+”的成绩,还将正面碰撞速度从行业标准的56公里提升至80公里,碰撞能量达到标准值的2.56倍。
这一测试数据充分验证了问界在安全领域的极致追求。远超行业标准的测试条件,体现了问界对车辆安全性能的自信。
问界M9在C-NCAP碰撞测试中,将正面碰撞速度从行业标准的56公里提升至80公里,碰撞能量达到标准值的2.56倍。
经过对问界M9的深入了解之后,张朝阳先生选择成为问界M9车主,并在赛力斯超级工厂完成了他的提车仪式。这既是他个人对问界品牌和产品的认可,也体现了问界M9在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的影响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