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上的小惊喜一场与偶像和生活的碰撞
说到开车,其实大家都有共识,车里装的不只是人,还有情绪。大家都想要仪式感,其实生活的小心思,都藏在这些“细节”里。今天我想聊聊,车和偶像,怎样带来更多乐趣。我的观点其实很简单只要用心生活,热爱和陪伴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甚至就在副驾驶。
这种热爱的表达,不是个例。早在日本、欧美,其实就有粉丝把偶像立牌、手办放进汽车的风潮。但是在中国,大家更含蓄,往往只是挂个小饰品。随着Z世代的登场,其实表达自我的方式越来越直接。比如前两年广汽本田的调查就显示,超过四成车主会定制车内配饰,不少人还把偶像照片贴在仪表盘旁边。甚至于,今年上海车展上,有厂商直接展示定制偶像主题座舱。这是时代的信号,也是情感的释放。
像我这样买偶像等身抱枕,“官方认证”还互动,这已经不是脑袋一热那么简单。背后,其实是一种急需被理解的追星心理。拿我身边的朋友小李来说,他是梅西球迷,可是一直觉得成年了不能过于“中二”。直到去年世界杯,他也终于把梅西公仔放进了座驾,还买了主题香薰挂件。每次他和我说起,都流露一种“小小的骄傲”。他坦言,这是一种自我激励。每次看到偶像形象,其实就像有人在提醒自己“保持信心,别松劲”。
这跟你开什么车也有关系。以我自己定制的天工05来说,不只是电机参数亮眼,210kW动力,百公里加速的确“快、准、狠”。之前有统计,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市场占有率达55%,其中年轻用户的增速更快。再看智能体验,像全场景泊车、自动折叠后视镜等功能,其实已经成了不少车主的刚需。前天我还在小红书看到一位带娃妈妈说,开天工05,就像带了个随身老司机,倒车入库不再是噩梦。其实科技的温度,刚好填补了用户的心理需求。
颜值也很重要。其实很多人买车时,最看重的就是外观。根据汽车之家2023年的一份报告,颜值已成95后购车的首要考虑因素,占比高达58%。比如我家天工05的珠光漆面,每次洗车后,在太阳下就是一场小型的色彩秀。其实这不仅仅只是美观,更是一种仪式感。上一回在加油站,小哥忍不住好奇副驾“乘客”,其实也是在被车的颜值吸引。
把偶像抱枕当“专属导航员”,其实更多是一种幽默。上次我开车带抱枕自驾京津,途经天津之眼特意停下来拍照发朋友圈,评论区瞬间炸锅。有人问,“需要系安全带吗?”还有人调侃要不要让“她”开车。这种互动,其实让每一段旅途都有了温度,不再只是路程的堆叠。类似的故事不只我有。在B站上,UP主“阿娟”以“川渝车友会”为名,把自己和王鹤棣立牌一起打卡热门景点,一年时间收获了几十万关注。大家都需要“陪伴感”,哪怕只是抱枕、立牌那样的小物件。
我觉得这里面还有一个深远的变化。过去我们说买车看重性能、价格,后来又谈智能和颜值。可现在,好的汽车产品,其实还得能承载情感。比如我和朋友们自驾游,有时会听偶像的专辑、边唱边聊;有时候谁遇到人生低谷,就在副驾上放下象征勇气的小物件。这种“精神搭载”,其实比纯粹的驾驶快感更长久、更治愈。
其实每个人的“副驾驶”,都是流动的纪念馆。你可以放偶像抱枕,也可以只是一个小照片、一个玩偶。一点痕迹、一点陪伴,就足以点亮普通的日子。其实没有标准答案。要是你曾好奇,为什么有人要把追星做到生活里,其实就是因为他们明白——热爱本身无罪,陪伴也无需隐藏。
归根结底,选择什么样的“副驾”,其实就是在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既然日子可以有仪式感,那又何必活得小心翼翼呢?我支持每个人都塑造一点“专属氛围”,哪怕只是加个抱枕、挂个香薰。或许,下次你再遇见副驾上坐着偶像抱枕的人,不妨也许那是TA给生活加的糖。
既然这样,你最想在副驾驶放什么?你觉得,追星和自我表达之间,还有哪些新花样值得去试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