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江湖上总流传一句话,叫燃油车要完犊子了。
听起来特别正确,特别有未来感,好像明天出门不开电车,就跟穿着开裆裤去华尔街敲钟一样复古。
但现实魔幻就魔幻在这里,当所有人都盯着风口上的猪时,总有人在闷声发大财,比如吉利,就在燃油车这片所谓的“夕阳产业”里,硬生生卷出了一片新蓝海。
最近我那个换了星瑞东方曜的朋友,就给我生动地上了一课,什么叫“你以为的过时,是别人的黄金时代”。
这事儿的底层逻辑其实特简单。
当新势力和传统大厂都把重兵压在新能源赛道上,疯狂烧钱搞研发、铺渠道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市场空白被半推半就地让了出来——那就是10到20万区间的精品燃油家轿市场。
这块肉,曾经是合资品牌的自留地,是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们闭着眼睛都能赚钱的舒适区。
但现在,风向变了。
合资品牌要么在电车转型里步履蹒跚,要么还在用老掉牙的技术和简陋的配置,靠着品牌光环收割情怀税。
这就给了吉利一个掀桌子的机会。
吉利的打法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商战案例,它不是跟你比拳头硬,而是直接掏出了加特林。
这个策略的核心,就是用技术溢出搞降维打击。
星瑞东方曜这款车,就是这把加特林本人。
你看它的配置单,就像在看一份超纲的考卷,每一项都让你怀疑人生。
2.0T高功发动机,沃尔沃Drive-E系列同源,272马力,400牛米,配爱信的8AT。
这套动力总成,放在几年前,那是妥妥的豪华品牌B级车,甚至是性能车的入门配置。
现在,它出现在一台预售顶配不到14万的A级家轿上。
这是什么概念?
这就好比一个米其林三星大厨,突然跑到你家楼下开了一个沙县小吃,卖的还是佛跳墙套餐,只收你一份蛋炒饭的钱。
你旁边的苍蝇馆子老板除了骂街,还能干啥?
2.0T高功。
爱信8AT。
6.5秒破百。
这是在干什么?
这是在用造性能钢炮的标准,去卷一台日常买菜车。
合资品牌那些还在用着1.5L自吸或者小排量涡轮的“买菜神车”们,看到这个数据估计连夜就想绣红旗了。
吉利这手操作,本质上是一种“快种快收”的商业模式,在燃油车市场彻底关闭前,用最强的产品力,最快的速度,收割那些对电车仍有顾虑,但又对驾驶品质和配置有高要求的“理性派”用户。
再看它的智能座舱,更是把“掀桌子”三个字写在了脸上。
高通8155芯片,这玩意儿前两年还是30万以上级别新能源车的专属配置,是衡量一台车聪不聪明的“智商税”标准。
现在吉利直接把它下放到了星瑞上。
配合Flyme Auto系统,双14.6英寸大屏,还有个25.6英寸的HUD抬头显示。
这套组合拳打出来,别说同价位的燃油车,就连很多20万级的电车都得掂量掂量。
把8155芯片装进一台十几万的燃油车里,这操作就像给你的诺基亚装上了iOS系统。
它解决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卡不卡顿的问题,而是直接杀死了“燃油车=老年机”这个刻板印象。
它告诉市场,谁说开油车就得忍受反应迟钝、界面丑陋的垃圾车机?
成年人,当然是全都要。
动力要,智能化也要。
吉利几乎是把答案喂到嘴里,让消费者没得选。
这种产品力的碾压,背后是吉利这些年疯狂“攒局”的结果。
CMA架构是它跟沃尔沃共同开发的底子,保证了这台车的机械素质下限非常高。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这不稀奇,但它在转向节、控制臂这些看不见的地方用上了铝合金和双层冲压钢,这就属于“瞎积薄发”了,是把过去投资的技术家底,一次性拿出来兑现。
宽轮距、大尺寸防倾杆、采埃孚的转向系统,这些细节都在告诉你,这台车不只是一个参数怪,它的操控和舒适性,都是冲着越级体验去的。
所以,星瑞东方曜香吗?
这个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产品好坏问题,而是一个市场选择的逻辑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10-15万这个预算区间,过去的选择题是:你要合资品牌的标,还是要国产品牌的配置?
这是一个关于面子和里子的艰难抉择。
但现在,吉利把题目改了。
它给你提供了合资品牌给不了的性能、给不了的智能、给不了的空间,甚至在设计和用料上,也用上了什么麂皮、水晶挡把、敦煌联名车色,把中式豪华的氛围感拉满。
它让你发现,原来里子和面子,是可以兼得的。
对于整个汽车行业来说,星瑞东方曜就像一条鲶鱼,但它搅动的不是新能源的池子,而是燃油车的存量市场。
它用一种近乎野蛮的方式,加速了这个市场的洗牌。
它逼着那些还在“躺平”的合-资品牌必须做出反应:要么你降价,要么你加配,否则你的市场份额就会被蚕食。
这种竞争,最终受益的还是消费者。
当然,这台车也不是完美的。
比如2.0T版本必须加95号油,后期使用成本会高一些。
但这就是选择,你想要极致的动力体验,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
这很公平。
总的来说,吉利星瑞东方曜的出现,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换代,而是一次精准的战略卡位。
它看准了电车时代转型期中,燃油车市场巨大的惯性,用一款产品力溢出到夸张的车型,对合资品牌的腹地发起总攻。
这就像一场拳击比赛,在对手忙着适应新规则的时候,它用最传统的重拳,结结实实地打在了对手的下巴上。
这一拳,很可能直接决定了未来几年,10-20万级燃油家轿市场的格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