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出口破记录,欧洲本土售后成难题,业内直呼内卷

标题:中国新能源车圈,表面繁华背后的那些人情冷暖与小道八卦

比亚迪出口破记录,欧洲本土售后成难题,业内直呼内卷-有驾

去年春节的时候,老李回来喝酒,饭桌上话题又绕到了新能源汽车,说是他家那几辆老油车终于压不住,跟着孩子刚换了辆混动,比亚迪的啥“石刀片”电池。问起技术,老李嘴快,“电池能跑一千公里,销售吹得响呢,实际拉着空调省省也就七百多。”这两年有些厂子补贴变少了,朋友圈卖新车的改了路子,鼓捣积分、绿牌、还拉去车管所指定窗口办手续,说找熟人最后能省点。这补贴,听说,让人看着有,真到手才知道打了水漂。

村口充电桩旁边那几家剃头的也跑过来凑热闹,瞅着充电的人多了,偷偷找小区物管推销自家快充插头。城里头,南三环那块,做电池的吴师傅常说:“小鹏的智能中控上个月卡死三回,搞自动驾驶,不如毛脚司机扎实。”其实,技术这玩意,听厂里小技师说,新疆那边有矿,宁德时代的电池能用上当地资源,钠电、固态之类,有些研发项目压着没量产,外头报纸吹得太早。反正老吴修电车,一半时间忙跟系统死磕,车机系统前些天还升级卡得发烫,华为鸿蒙、蔚来Xmart搞得技术员群里吐槽——有功能就是没体验。

比亚迪出口破记录,欧洲本土售后成难题,业内直呼内卷-有驾

插播一段“陈师傅的八卦”:前两个月群里有个哥们跑欧洲送车,带着几辆MG和比亚迪出货,说是比德国本土新能源售后还靠谱。欧洲人用不惯中国车机,英语菜单做得有点生硬,导航换地名都找不到。但出口量多,东南亚那边拉,比亚迪泰国库房听说又新建一块,招的工人比国内便宜结构又简单。顺便,多说一句,师傅口头禅:“国内电池做得多大都是小孩子过家家,真正过寒冬还得看材料,锂钴依赖,国企外包一多就不好说了。”

前后几年见识变多了,市区里车流量大,快充桩挖得像下水道,几个月换一茬。北边老赵三年前信誓买了辆纯电,后来单位调岗,市里摇号绿牌刚过去,充电港每晚能看到一堆司机拿着手机,研究哪个超充站有480以上功率。还有蔚来的换电,南五环边上一座,每天半夜特热闹,车主进来先掏二维码扫一扫,讲究高效,车电一万公里能换三次,但圈里传闻新一代高压快充,群里自测跑高速吹水效果参差,用起来总有点猫腻。

比亚迪出口破记录,欧洲本土售后成难题,业内直呼内卷-有驾

混合动力和增程,二三线城市这两年起得飞快,顺着比亚迪DM-i和理想新款,老张回乡来讲,“以前担心续航,这下好了,油电一块用,上高速也稳,乡下路烂点零件不娇气。”不过有老一辈还念叨氢能,说公交和重卡刚试点,价格死贵,一套下来维修站连配件都要从上海调。新师傅下班闲聊,说氢能“噱头居多,实际用的人还少,政策赶不上活路”。

邻居家年初买的新车,提了辆理想,说L2+辅助杀手锏,但一到大雨天系统经常出错,自动驾驶功能没以前自信,路况复杂根本靠不住。可智能驾驶的八卦还多,群里车友分享,说小米那台车当天OTA升级,导航误识别胡同口,两车追尾险些撞墙,后续赔偿都没个清楚说法。技术岗的销售小罗喝了点酒,大嘴一撇:“软件定义汽车,最多也就是吹风,现在实际体验跟咱们装雷达的老普桑差不多。”

比亚迪出口破记录,欧洲本土售后成难题,业内直呼内卷-有驾

冷门配置讲起来有意思,蔚来一些老款座椅加热全区域覆盖,但群里调侃开了四年了加热模块保修三次还没彻底修好。电动尾门、记忆泊车,实际用的次数不足百次,要不是炫耀,一些低配都被砍了。快充电网协同,听电力局小工程师说,城市试点V2G,但车主用得少,倒是郊区停车场储能模块现在偷偷赚钱,出租车公司用来帮电网调峰,白天放电夜里充。

关于电池回收的那点破事,师傅们更烦。“换电的旧电池送到专门处理厂,回收价格跟磅秤一样,能拿回点钱算运气。”前阵子还听说,家门口的电池回收点,格林美的人来收,挑型号、嫌成色,成天吵架,环保验收还卡流程,层层审批拖死个人。

比亚迪出口破记录,欧洲本土售后成难题,业内直呼内卷-有驾

车圈那些事儿,讲不完。师傅说世界风向变化快,欧盟碳税据说已经让几个出口公司改组了研发部。老王家的朋友前年在泰国基地呆过,工人吃饭能聊到国内新能源车型比老丰田更好修,大厂全球化实打实的布局。过年聚会中间,有个谁家闺女曾在蔚来实习,说上市那晚全员加班做市场调研,还怀念燃油车排气管那点味儿,有点魔怔,笑死人。

去年秋天,表弟一时热血买了辆理想ONE,说是准备开出去露营,谁知头两个月实在没怎么用,二楼阳台晒着车钥匙,偶尔启动才发现冬天高寒掉电厉害。后来转手二手市场,收车的人磨叽半天,说是新要换电池包,得等全国调货,旧车残值切切实实见了底。

比亚迪出口破记录,欧洲本土售后成难题,业内直呼内卷-有驾

至于这些热门和冷门技术,真想清楚,得多跑几趟维修站、多问几次老司机。圈子里八卦不断,谁家电车真开起来不亮毛病还得看运气——年头年尾那点小故事,每天都在闹腾,从来没个规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