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风向有点怪,怪得让人想点一盘腰子补补。
前脚雷总还在发布会上“遥遥领先”,后脚社交媒体上就变成了事故现场直播。开小米SU7,成了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给你惊喜的,是自动驾驶的智驾,还是自动尖叫的门板。
两位网络大V下场开炮,更像是往滚烫的油锅里,滋啦一声,扔了两大块冰。舆论瞬间爆炸。
很多人都在问,是不是雷军的敌人越来越多了?
这个问题问得就特别外行。商业世界里,除了钱,哪有什么真正的朋友和敌人,大家都是奔着利益来的动态博弈。今天的问题核心根本不是谁在搞小米,而是小米自己,是不是在搞自己。
小米汽车今天的困局,本质上是一场深刻的“基因冲突”。
是那个在手机圈里所向披靡的“互联网基因”,在汽车这个重工业的物理世界里,出现了严重的水土不服。
手机怎么玩?快种快收。
一个功能上线,不好用?没事,下个礼拜OTA,分分钟给你更新。摄像头算法翻车了?没事,拉个程序员祭天,发个微博道个歉,下个版本修复。用户骂两句,送他几张优惠券,大家又是好朋友。
这套打法的核心是“轻资产,快迭代”,用软件的逻辑去覆盖硬件的不足。
但造车,是另一个维度的游戏。
车门异响。售后贴个减震胶带。用户心态崩了。
这叫解决方案吗?这不叫。这叫把用户当傻子,还生怕傻子看不出来自己被当了傻子。
车这个东西,是牛顿和爱因斯坦说了算,不是产品经理画个PPT就能搞定的。它是上万个零件的精密组合,是物理定律的忠实奴仆。任何一个环节的拉胯,都不是你后台改两行代码就能圆回来的。
你不能跟用户说,先生您好,您的车门异-响-这个Bug我们已经收到了,预计下下个版本会和刹车-失-灵-的Bug一起修复,请您耐心等待。
你等得起,医院的ICU可等不起。
互联网那套“快种快收”的打法,在汽车这块重资产、重生命的领域,就是给自己埋雷。你前期靠营销和流量把用户的期待值拉到珠穆朗玛峰,后期交付的产品却在马里亚纳海沟反复横跳,这种落差,就是最猛烈的“黑公关”。
都不用别人动手,你自己就能把自己炸上天。
再来说说所谓的“敌人”。
蔚来、极氪这些友商,看到小米后院起火,马上推出“转购补偿”政策。这叫落井下石吗?不,这叫商业嗅觉。
商战这玩意儿,本质上就是一场拳击比赛,比的不是谁的拳头更硬,而是谁更会抓节奏,在对手喘气的功夫,给他一记又准又狠的闷拳。
你小米吃流量红利的时候,把订单从别人碗里抢过来,怎么没想过自己也是别人的盘中餐?大家都是牌桌上的玩家,你露了破绽,别人不吃你,都对不起这顿饭。
现在的情况,就像一群鲨鱼闻到了血腥味。平时大家还能假装是海豚,在资本的海洋里一起唱歌跳舞。现在你小米身上被划开了一道口子,你看谁游得最快,不是来给你贴创可贴的,是来研究怎么分肉吃的。
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这些虎视眈眈的友商。他们只是你虚弱时,必然会招来的鬣狗。
小米汽车真正的敌人,是刻在自己骨子里的路径依赖。
第一个敌人,叫“流量崇拜”。
小米和雷军是顶级流量的受益者,但也必然要承受流量的反噬。流量是什么?流量是放大器。它能把你一分的好,放大成十分。也能把你一分的坏,渲染成一百分的灾难。
智驾事故、碳纤维机盖风波、芯片不如纸巾盒的讽刺……任何一个单一事件,放在一个传统车企身上,可能就是个小涟漪。但放在小米身上,就是海啸。
因为大众是用审视“科技春晚”的眼光在审视你,而不是用买一辆普通代步车的心态。你不能一边享受着神坛的荣光,一边又要求大众给你犯错的宽容。
世界上没有这种好事。
第二个敌人,叫“价值观错配”。
大V质疑的“价值观不合”,才是真正戳到了小米的肺管子。他质疑的不是小米没有价值观,而是价值观的排序问题。
你到底是把用户的生命安全和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还是把营销声量和成本控制放在第一位?
当一个所谓的“车规级”芯片,被发现还不如一个纸巾盒耐高温时,之前所有关于发烧、关于品质、关于“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宏大叙事,都会瞬间崩塌成一个笑话。
品牌声誉这玩意儿,就像你的发际线,熬几个大夜,通几次宵,就唰地一下后退一大截。想再长回来?对不起,用霸王都没用,植发都救不了。
小米汽车的开局,其实声势浩大,多少有点“瞎积薄发”的意思,靠着雷总几十年的声望和小米的品牌势能,硬生生把一个汽车新兵推上了顶流。
但这种成功,地基是不稳的。
它缺了传统车企几十年来在生产线、在供应链、在品控流程里,用一次次召回、一个个血亏的教训,硬生生砸出来的敬畏心。
对物理世界,对工业制造,对用户生命,缺乏足够的敬畏。
那么,小米还有救吗?
当然有。但药方也很简单,简单到甚至有点残酷。
就是雷军必须亲手“杀死”那个曾经让他无往不利的、轻快的“互联网小米”,然后在废墟上,一砖一瓦地重建一个笨重的、严谨的“制造业小米”。
这个过程,需要他把内部的资源、权力和话语权,从那些擅长制造话题的营销天才手里,交到那些不苟言笑、甚至有点“无趣”的工程师、品控专家和供应链管理者手里。
这无异于一场内部的权力革命,会很痛,会得罪人,会影响短期报表。
但这是唯一的活路。
汽车产业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冲刺。靠营销和个人IP或许能赢下开局,但想跑到终点,靠的只能是每一个螺丝钉的可靠,和每一次刹车的绝对信任。
雷总和小米现在要做的,不是去关心敌人多不多,而是要赶紧回家,检查一下自己这艘船,到底还有多少地方在漏水。
毕竟,流量能载舟,亦能把你的船底,直接凿穿。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