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内赚了12亿,九号电动车这波操作真让人眼红。
它不再是小米生态链里的小透明了,现在自己单干,反而更猛。
你去街上走一圈,外卖小哥的车、路边的共享伞、还有那辆电驴上的车标——全是九号的。
最离谱的是,车标被人偷得都快成“收藏品”了。
有人一转头,车标就没了。不是被刮就是被抠,连车标长什么样都快没人记得了。
监控拍到,偷车标的都是些十七八岁的小伙子,动作利索得很。
这玩意儿现在成了他们的“社交货币”,跟以前抽烟卡一样上头。
可九号真的火了,而且是真火。
今年上半年,它净赚12.42亿,营收超117亿,利润翻了一倍还多。
电动两轮车卖了68亿,占总营收近六成。
销量239万台,平均不到一秒就卖出一辆。
5月刚庆祝第700万台下线,才过两个月,800万台就冲上了。
年轻人太疯狂了。
小红书上,“九号改装”话题浏览量破3亿。
抖音相关视频播放量超8亿。
闲鱼上原厂车标炒到288元一个,比官方贵三倍。
大家像拼乐高一样,把自己的车改得独一无二。
2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了六成以上,复购率更是其他品牌的三倍。
可谁想到,九号一路走来,一点都不轻松。
早年做平衡车,一年卖不到一万台。
去国外参展,人家以为是马桶配件。
更惨的是,美国巨头Segway告他们侵权,索赔1800万美元。
那时候只剩300万,连工资都发不出。
要么解散,要么找个靠山。
王野带着团队在小米楼下蹲了一周,最后用15分钟演示打动雷军。
从此进了小米生态链,改名叫“米家电动平衡车”。
产品塞进500家小米之家,首页推荐位天天挂。
2015年双十一,10万台库存两分钟清空。
可热闹的是“米家”,九号还是个没名字的小角色。
一台1999块的平衡车,贴个“米家”标签,30%利润被拿走。
九号到手还不到90块。
实在憋屈。
直到2019年,九号决定不玩了,要自己闯。
平衡车市场死水一潭,年销量卡在120万台。
但电动车不一样,北京这类限摩城市,销量暴涨45%。
机会来了。
九号转身杀入两轮电动车赛道。
可刚进来,压力就来了。
雅迪、爱玛这些老牌子占了七成市场。
打价格战?根本没戏。
于是九号反其道而行之,直接走高端路线。
定价比同行贵三成,结果用户不骂,反而夸值。
手机靠近自动解锁,天黑自动亮灯,还能APP找车。
这些功能,传统电动车想都不敢想。
卖车方式也特别贴心。
官网下单,就近提车,帮忙调试、上牌、免费加装配件。
一套服务下来,谁还能不动心?
现在全国有2500多个服务点,每天能卖出三千多台。
三年后,九号成功上市。
募资13亿,第一件事就是回购小米股份。
把持股压到5%以下,彻底摆脱依赖。
三个月内股价涨了47%,市值多了60多亿。
从“代智能出行品牌”,九号完成了蜕变。
未来还能走多远?不好说。
但至少,它证明了一件事:
只要敢跳出舒适圈,哪怕起点再低,也能跑出自己的路。
最后:
有时候我们总觉得,跟着大品牌走才安全。可真正能站稳脚跟的,往往是那些敢甩开大腿、自己往前冲的人。九号的故事让我明白,真正的成长,不是依附,而是独立。别怕慢,别怕难,只要方向每一步都在靠近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