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二季度最新品牌影响力发布 江铃轻客再度夺魁,新能源布局加速

“每3辆轻客就有1辆是江铃”:老牌车企凭什么在新能源时代还能霸榜?

“江铃福特轻客又拿第一了!”这是2025年二季度《中国汽车品牌影响力指数》公布后,商用车圈最热的讨论话题。

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和清博智能的这份报告,第一次把商用车品牌影响力量化成具体数字。而江铃轻客以656.38的高分稳坐榜首,正面评价占比99.6%,满意度4.12分,直接把对手甩开一个身位。

市场上每卖出3辆轻客,就有1辆挂着江铃的标。这个数据已经持续多年,但这次报告揭开了背后的秘密,不是靠营销轰炸,而是靠60年攒下的口碑。

1965年诞生的江铃轻客,如今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300万辆,在中国就有120万车主。疫情期间,它被称作“战疫第一车”;物流行业评选,它年年拿下“中国物流推荐用车”。

但问题来了:一个卖了半个世纪的“老家伙”,怎么在电动化、智能化的今天还能压着新势力打?

翻开销量数据,答案藏在细节里。二季度江铃轻客卖了24418辆,份额稳居行业前三。而它的皮卡业务也冲到了影响力榜第三,新宝典和域虎两款车功不可没。

不过真正的杀手锏藏在新能源板块。虽然报告没直接对比竞品,但131.5%的同比增长率暴露了江铃的野心,E福顺轻客刚上市就拿下6000台订单,E顺达、大道EV等车型组成了商用车领域最全的电动化产品线。

2025二季度最新品牌影响力发布 江铃轻客再度夺魁,新能源布局加速-有驾

行业观察者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某些新势力品牌销量不高,但影响力评分却紧咬传统巨头。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江铃去年突然发布新能源专属平台,还把增程、纯电技术全押上。

“江铃的轻客就像商用车里的五菱宏光。”一位物流公司老板直言,“司机认这个牌子,坏了随便找个修理厂都能搞定。”这种信任度,恰恰是烧钱打广告短时间买不来的。

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99.6%的正面评价是否过于完美?有竞争对手暗指,传统车企在舆情监测上更“懂规则”。对此江铃晒出了第三方满意度报告,4.12分的成绩来自真实用户调研。

2025二季度最新品牌影响力发布 江铃轻客再度夺魁,新能源布局加速-有驾

更激烈的较量发生在细分市场。医疗救护领域,江铃轻客长期垄断救护车改装底盘;而同为老牌的福田、东风却在冷链物流赛道咬得更紧。

皮卡市场的变数更大。长城炮系列依然霸占榜首,但江铃新宝典凭借柴油/电动双版本,硬生生从江淮手里抢下第三名。有经销商透露:“拉货的老板现在进门就问有没有混动款。”

轻卡业务看似平稳,实则暗流涌动。福田、重汽的价格战从未停歇,江铃能守住份额,靠的是E路达增程版这类“能跑1000公里不充电”的差异化产品。

新能源的爆发让行业始料未及。去年还被视为小众的电动轻卡,今年已在部分城市拿下20%渗透率。江铃E全顺被曝正在测试换电模式,显然是要和吉利远程正面硬刚。

2025二季度最新品牌影响力发布 江铃轻客再度夺魁,新能源布局加速-有驾

但用户痛点依然存在。一位快递网点负责人吐槽:“电动车买得起却修不起,电池换一次顶半年利润。”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江铃要死磕“可信、耐用”的标签,E福顺的售后条款里,电池质保期比竞品多出2年。

行业分析师注意到一个矛盾点:江铃一边用燃油车赚现金流,一边把利润砸向新能源研发。这种“双线作战”的策略,在长安、比亚迪身上都验证过可行性。

不过历史经验也显示,转型期往往最危险。三一重工当年靠工程机械称王,却在电动重卡上慢了一拍;如今江铃显然不想重蹈覆辙,连财报会议都开始用“新能源营收占比”替代传统销量数据。

清博智能透露,算法更看重“用户主动搜索量”而非广告曝光量。这意味着,江铃轻客被数百万物流从业者“用脚投票”投上了榜首。

社交媒体上,年轻司机们正在创造新梗:“燃油轻客是生产资料,电动轻客是理财产品。”他们算了一笔账:E福顺每公里电费比油费省0.3元,两年就能回本。

但传统势力并未认输。福田图雅诺推出“充换电一体”轻客,吉利远程用自动驾驶噱头抢头条。这场较量早已超出产品本身,变成供应链、渠道、甚至数据能力的全方位比拼。

江铃的底牌或许藏在那个60年的故事里。当新势力还在为第一批车交付发愁时,它的生产线已经迭代到第四代,连西藏边陲的修理厂都备着专属零件。

最新流出的路测照片显示,搭载L4级自动驾驶的江铃轻客正在上海洋山港试运行。而竞争对手的同类项目,多数还停留在PPT阶段。

不过消费者最关心的永远是现实问题。一位刚提E顺达的车主说:“我不管什么高科技,能拉货、少坏、省钱的就是好车。”这句话,或许比任何榜单都更能解释江铃的霸榜之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