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停车场,风很小,光很冷。角落里那辆老飞度还在,后视镜上挂的塑料佛像摆了又停,格外不合时宜。旁边,三台崭新的纯电小车刚刚到位,开门时一股塑料的新车气息钻出来。捏着手机,车主问我:燃油车是不是要过时了?
假如换成你,站在这几台车中间,是会感到“新世界很遥远”,还是觉得“老旧信仰崩塌”?没关系,进化从不等人,哪怕你还没准备好,进化本身已经完成了收割。
五六年前,飞度、POLO、威驰这些名字还是一线明星。别小看它们,省油、耐造,甚至你舍得用点“养生级”修车手段都活得挺好。它们的价格也绝不算便宜:最低配手动挡,维持在六七万出头,自动挡再加几万,掏空一线城市打工人存款,落地就是十万级阵营。这价格放到当年,谁买它不是诚心要远离地铁的拥挤?二手市场里还能溢价流转,简直是车界的“理财产品”。
理财总归有风险。如今回头看,这一切已经变得讽刺得让人发笑。电车一夜之间开进了城市生活区、地库和朋友圈,自动挡的小型纯电车普及到六万起步,空间更宽、配置更高、动力更强,甚至还送智驾系统,让人觉得智驾没普及之前自己开过的都是卷轴车。最狠还不是这些。小电车不用交购置税,电费又比油便宜,省油不再是核心卖点,直接砍掉燃油车最值钱的“标签”—便宜省钱。至于保值率,市场已经清楚告诉你:三五万的小电车,开五年直接进废铁厂,谁还要留着二手车“升值降价”的梦想?
燃油小车的败落,还不是单点爆破。紧凑型轿车、中型轿车纷纷下场收割。长安逸动、吉利帝豪老搭档已不用多说,日产轩逸、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也来一起蹭价格战。七万多,油车、混动车型通吃;混动车型高阶选手如比亚迪秦Plus、海豹05成了搅局者;到了秦L与海豹06中型轿车,更是将小型燃油车堵在了6-10万这个市场价格区间的死胡同里。小型燃油车失守了全线阵地,已经不是“有点难卖”,而是彻底没人理睬。
用户需求的升级,才是这场淘汰赛的裁判。今天想要单纯代步,三五万的小电车开得嗖嗖快;想要家用舒适,八九万的混动紧凑型车配置全、油耗低、空间大;要“撑门面”,合资紧凑型燃油车(主打家族脸和虚荣感)都下放到七八万了,国产新能源中型车一边降价一边堆料。小型燃油车的定位彻底变成了夹缝男——空间不够,配置一般,省油优势被新区推翻,价格又挤不上档次。作为一个法医,见过不少尴尬的遗体;今天它们的尸体,是在展厅里被新时代粉丝无视的飞度和POLO。
谈小型燃油车的“陨落”,不是在用情怀喊口号。黑色幽默倒是有一丝:五六年前炒高小型燃油车价格的经销商,现在摇身一变带货新能源车,嘴里一句“油车谁还要买”的理直气壮,跟之前差不多只是流派变了。至于曾经千辛万苦攒钱买小型燃油车的城市白领,现在五万块买个新电车,还能抢上牌照补贴,旧飞度丢给汽修厂当收割机,也算物尽其用。有人觉得市场杀得太干净太绝情,其实残酷和温情都挂在销售价签上,不掺半点人性。
再说“保值率神话”。以前你开飞度,就像拿了一张高息定存票据,后悔了可以回血。现在电车的寿命简直像杂志连载,读完哪期扔哪期。连二手市场都懒得打电话来收你旧车了——直接按吨位卖废铁,省得跟你聊“发动机到底烧不烧机油”,大家都有更高效的回收方式。这种变化,某种程度上解放了我们对“车”的执念。家里那辆飞度见证了凌晨的卷铺盖、凌晨两点的加班、独自乡镇下班时高速看夕阳。它的落幕,多少带点“成分不明”的淡淡失落:不只是车的消失,是一段成长和生活的被淘汰。
时代变了,不会复盘你的回忆,也不会给情怀打折。进化本来就是一场没有伦理但极有效率的流程。四十岁的POLO和飞度车主可能还会托词“油车才有驾驶乐趣”,但现实很僵硬:钱、空间、配置、补贴、智驾、牌照、油费。各项指标——哦,现在该叫“KPI”,新能源全覆盖。燃油小车用手动挡宣告存在,新能源自动换挡笑着嘲讽油车是人类最后的机械余党。
我见过太多“时代的尸体”:老MP3、诺基亚手机、刻录碟、塑料飞度。它们都很坚韧,也都很安静,最后败给了更快的技术迭代、更精准的用户画像,把“怀念”变成了“无用”。生活有时候也需要一点黑色幽默:当你习惯了油车的发动机声浪和空调按键的触感,下一辆车也许已经不需要钥匙、不需要加油、不在乎保值,只需要联网和刷电。
究竟时代淘汰小型燃油车是进步还是代价?省钱和方便,智能和拥堵,个人选择和政策红利,谁是谁非,也许只有五年后新一轮技术浪潮才会给答案。你会为它们写封悼词,还是干脆加入和新能源车一起自嘲“买贵两年就亏”的新游戏?你会为了情怀再咬牙坚持油车,还是终于像大多数人一样走上时代这条对旧世界毫无留情的新路?别太着急,有些选择没那么重要,毕竟下一个时代,被淘汰的还不止你现在开的这辆车。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