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销量逆袭,新势力车企为何让网友坐不住了?”

新能源车企“喜报”背后的产能焦虑能“加速”的只有PPT?

“7月销量逆袭,新势力车企为何让网友坐不住了?”-有驾

邻里八卦上新鲜事要比早市大娘说得还精彩,不过有个话题,这几天在老板群、车主群、甚至沙县小吃都能听到——新能源车7月成绩单出炉。零跑破五万台,小米三连三万,小鹏欧洲大单,海报红得赛过西瓜瓤。网友评论区一片催发货的呼声,车主微信群里自嘲“等等党统治全宇宙”。销量报喜声震天,交付焦虑悄然爆表。到头来,是谁在享受着速度与激情,又是谁正在被“交付难”折磨得团团转?

你方唱罢我登场,新能源车企集体来了一波大卖,但车主们的脾气也快炒熟了。一个个厂家把销量曲线拉得像坐电梯,媒体高呼国产崛起,但咱老百姓眼珠子盯的,可不是新闻联播的喜报,而是APP里的提车进度。零跑起飞,小米勇闯新关,小鹏打洋,可群众火气蹭蹭往上涨,为什么呢?钱早掏了,承诺听了,车呢?三个月过去了,朋友圈还在发“还没排产,憋出内伤”。这上进劲,雷军都要点个赞,但谁都怕当年理想、蔚来的“车等人”悲剧重演。你说是不是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意思?

“7月销量逆袭,新势力车企为何让网友坐不住了?”-有驾

把新能源车的销量神话剥开才发现外焦里嫩,大部分定单还是在“待服务”区排队。零跑今年像撒了花肥,短短两月销量翻倍,连自家员工都忍不住发动态“产线上根本踩不住刹车”。但喜报背后不禁让人想起特斯拉上海三班倒的魔幻岁月——那时候,钢铁在咆哮,工人靠红牛续命。零跑长沙工厂产能刚扩凑齐,武汉新厂地基还冒烟,小米一会儿减配一会儿调色,雷布斯生怕生产线上出“京剧变脸”,颜色一砍就能多造几千台。工厂把流水线当跳绳练,结果订单像剁饼干一样分批,准车主摸着发票直哀叹“我的车是不是贪玩,跑哪儿浪去了?”老百姓说,这年头买新能源不像买家电,更像排号买房,抢的是身份。小鹏更绝,欧洲市场大单一砸,国内提前积压的订单直接嗝儿屁,德国用户高兴了,中国车主却得抠着指甲等一年。

眼看着新车企们不遗余力冲高销量,按说都该乐开了花。可是,风平浪静的表面下实则暗流涌动。零跑喜提销量新高,生产线却连轴转,“加班加点”都不算啥,有消息说新基地才打地基,后面产能要拼到头掉发都拦不住;小米那边,为了交付不惜砍掉橙色车漆,老用户纷纷吐槽“套路比手机还溜”,交期又跳票;小鹏撑着国内产能供着境外订单,眼睁睁看着自家用户着急掉发,不禁让人慨叹这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嘛?评论区一片维权二维码,网友调侃“新能源车现在成了内卷标杆,等等党绝望大联盟。”但面对这些声音,厂家总以“我们会努力提速”搪塞过去,好像只要再等几个月,大家都能笑着开新车。而背地里,芯片供应、生产线排期、系统BUG……每一个小问题都可能演变成大灾难。外有老百姓痛心疾首,内有产线师傅身心俱疲,结果就是热搜一波接一波,真正被晾在风口浪尖的,还是那些交不起付的车主。

“7月销量逆袭,新势力车企为何让网友坐不住了?”-有驾

就在大家以为这场“交付难”大戏已经演完,变数突然杀到。原本大家以为产能慢是硬伤,结果一查才知道,很多厂家其实压根没真打算一次交足!一边玩命抢销量冲榜单,用PPT吹牛深怕掉队,另一边有意无意地用限配、砍颜色暗自控产能,把消费者的付出变成自己调控的筹码。小米的橙色车漆不就下架得突如其来?很多准车主交钱前幻想着新车配色,结果喜提“拼多多特供版”,被分分钟教育“交付第一,个性靠边站”——厂家套路之深,比东北干豆角还耐嚼。再看供应链这摊事,芯片从下单到收货26周,宁德时代新电池线调试完,座舱系统BUG又引发新一轮返工。这要搁欧美车企早就大规模召回,国产车厂商套路得飞起,帖子一删,话题一压,维权群迎来新朋友。小鹏把产能挤到欧洲,国内保有量却成了“慢热型”,当时蔚来挪威上下的惨状还历历在目。你看明面里是销量大跃进,暗地里是交付大考验,真让人怀疑这波高分答卷能不能藏住尿点的问题。

表面上交付难的焦虑似乎又被一张张销量海报和一句句“我们会努力加速”轻飘飘带过了。有的车主索性佛系“慢慢等,反正油车还能再开一阵。”有的焦虑到家,打电话催客服、小程序每天刷……就像买彩票心态,指不定哪天就轮到自己了。车企高管会议室里头头是道,话里话外都说供应链和技术升级要时间,我们会持续优化。可新问题又来了智能芯片新一代还没批量,车载系统却BUG连连,产线师傅反手又被二次培训。加上欧洲等海外订单交付压力,国内市场就被当成“缓冲区”,交付节奏如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各大品牌底线是什么?把大单优先给出口还是顾国内基本盘?这分歧一天天加深,有人开始怀念燃油车的简单粗暴,好歹买了就能开走。新势力造车学会了老外的营销,但学不会德国人的严谨,有网友就吐槽了“中国速度变成中国等候,这脸打得啪啪响。”厂家和用户陷入互相指责死循环,维权群和官方微博每天新瓜连发,谁都感觉这场戏还远没完。

“7月销量逆袭,新势力车企为何让网友坐不住了?”-有驾

说一千道一万,造车新势力的销量轰轰烈烈,交付却慢得让人想笑。买个新车像打怪升级,每一关都有BOSS等着你从产能扩张到供应链崩溃,从下单付款到反复跳票。厂家把销量曲线当成自家面子,消费者却只能把交付期望当段子。有人说等等党是另一种信仰,也有人觉得劝大家佛系,是对新势力最大的讽刺。销量不等于实力,判新势力成败,最终还是得看谁能让用户真正“体面”提新车。要是真让出厂PPT加速比产线还快,再高的销量也只配做段子里乐呵。以后谁要问我选新能源还是燃油车,我可得掐着日历问厂家你能保证车位不空三个月吗?

新能源车企现在卖得飞起,交付却慢得葫芦娃救爷爷,有人说“买新能源就是拼耐心”,也有人觉得“等等党才是车主终极形态”。各位车友你怎么看销量漂亮就应该原谅厂家交不了付,还是说车交不上手再多花哨宣传都是自欺欺人?你们是坚定不移的“等等党”,还是已经被拖得想回归燃油,造车新势力这场交付大考,谁能笑到最后?来评论区唠唠,你忍得下这股气不?

“7月销量逆袭,新势力车企为何让网友坐不住了?”-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