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开车别超速!老司机实测最安全车速区间,新手必看

对于经常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驾驶员来说,心里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到底把车速控制在多少才最安全?

很多人下意识地会看向路边的限速牌,认为只要把车速保持在最高限速,比如120公里/小时以内,就是最稳妥的做法。

这种想法听起来合情合理,毕竟没有违法超速。

高速开车别超速!老司机实测最安全车速区间,新手必看-有驾

然而,在复杂多变的高速公路环境中,安全从来就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能简单定义的。

现实情况远比理论要复杂,一个看似合规的速度,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可能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个核心概念,高速公路上最主要的危险源头,往往不是绝对速度的快慢,而是“速度差”。

您可以想象一下,如果高速上所有的车都以完全相同的速度、保持着相同的距离行驶,那将是极其安全的状态,因为大家都是相对静止的。

可现实是,路上有快车、有慢车,有谨慎的新手,也有急躁的老手。

当您以12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中间车道行驶时,左侧快车道可能正有一辆车以140公里/小时的速度呼啸而过,而右侧的慢车道上,一辆大型货车可能正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缓慢前行。

在这一瞬间,您的车辆就处在一个被不同速度流包围的复杂境地。

您既要提防左侧的快速超车,又要留意右侧大货车的动向,这种被“夹击”的状态,会让驾驶的压力和风险陡然增加。

所以,单纯守着一个速度值,而不去观察和适应周围的车流,并不能保证绝对安全。

那么,什么样的车速是比较危险的呢?

通常来说,存在两种极端情况。

第一种是开得过慢。

有些驾驶员,特别是对高速心存畏惧的新手,认为慢一点总没错,于是把车速压得很低,甚至低于最低限速标准。

在城市道路,慢行是一种谦让,但在高速上,这无异于一个“移动路障”。

当整个车流的平均时速在100到110公里时,一辆以70或80公里时速行驶的汽车,会迫使其后方的车辆不得不采取紧急减速和变道超车。

每一次变道都伴随着风险,您过慢的车速无形中增加了整个交通流的不稳定性和事故概率。

特别是大货车,它们提速慢、刹车难,遇到前方有“龟速”行驶的小车,往往会选择变道超越,这个过程对于后方和侧方车辆都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高速开车别超速!老司机实测最安全车速区间,新手必看-有驾

第二种危险情况,则是开得过快,远高于主车流的平均速度。

有些驾驶员对自己的车辆性能和驾驶技术过度自信,喜欢在车流中穿梭超车,享受速度带来的快感。

当大家普遍以11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他却把车速提到150公里/小时以上。

这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反应时间和刹车距离的急剧恶化。

根据物理学测算,车辆的刹车距离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时速100公里时,一辆普通家用车从踩下刹车到完全停止,大约需要40到50米;而当时速提升到150公里时,这个距离会激增到120米以上。

这意味着,同样一个突发状况,比如前方车辆爆胎或者有散落物,以正常速度行驶的车辆或许能从容应对,而超高速行驶的车辆可能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只能眼睁睁地撞上去。

同时,高速行驶会使驾驶员的视野变窄,形成“隧道效应”,对两侧环境的感知能力大大降低,危险往往就藏在您没看到的地方。

既然过快和过慢都不可取,那么在实际驾驶中,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车速呢?

这需要我们根据路况动态调整,而不是死守一个数字。

首先要学会观察车流,并让自己融入其中。

如果路况极好,路上车辆稀少,那么在限速范围内以较高的速度,比如110到120公里/小时行驶,是完全可以的,效率和安全都能兼顾。

但当路上车辆增多,形成了明显的车流时,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随大流”,让自己的速度与大多数车辆保持基本一致。

这样一来,您与前后左右的车辆都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大大减少了频繁超车和被超车的需要,行车环境会变得非常稳定和可预测。

如果您的驾驶技术比较娴熟,可以稍微比平均车速快一点点,比如大家在100公里/小时,您开110公里/小时,这样能让您掌握更多的主动权,平稳地超越前车。

如果技术一般或者感觉疲劳,那就老老实实地跟在车流里,保持平均速度,这是最省心也最稳妥的选择。

车道的选择也同样至关重要。

高速开车别超速!老司机实测最安全车速区间,新手必看-有驾

在常见的三车道高速公路上,中间车道通常被认为是“黄金车道”。

最左侧的快车道,虽然限速最高,但它紧邻中央隔离带,左侧没有任何缓冲空间,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驾驶员唯一的选择就是向右躲避,选择非常有限。

最右侧车道则因为汇集了进出高速的车辆以及大量的大型货车,路况最为复杂,突发情况也最多。

而中间车道则完美地规避了这些问题,它的左右两侧都有车道,意味着您拥有双向的躲避空间。

万一前方有突发状况,您可以根据左后方或右后方的情况,选择更安全的一侧进行避让。

保持在中间车道,以一个比大货车快、但又不超过限速太多的速度行驶,比如110公里/小时左右,是很多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的共同选择。

此外,还必须根据天气和路况随时调整。

遇到雨天、雾天等恶劣天气,第一要务就是降速。

不要迷信车辆的电子稳定系统或者四驱功能,当轮胎经过路面积水区域发生“水滑效应”时,车辆会瞬间失去抓地力,任何电子系统都无能为力。

湿滑路面上的刹车距离会成倍增加,将车速降低到80至100公里/小时是理性的选择。

如果能见度非常低,比如不足100米,那么车速就应该降至60公里/小时以下,并开启所有警示灯光。

夜间行车,视野同样受限,如果周围没有其他车辆作为参照,车速也不宜过快,最好不要超过110公里/小时。

最后一点要强调的是,务必保持开阔的视野。

当您发现自己被夹在几辆大型车辆之间,或者紧跟在一辆大货车后面时,您的前方视野几乎是完全被遮挡的。

您不知道更前方发生了什么,无法对路况做出预判。

在这种情况下,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主动减速,拉大与前车的距离,给自己留出足够的观察空间和反应时间。

否则,一旦前车紧急制动或突然变道,留给您的就只有被动的急刹甚至追尾。

总的来说,在路况良好的情况下,对大多数私家车而言,将车速保持在100到120公里/小时的区间内,是一个比较理想和安全的基准。

这个速度区间既保证了通行效率,也让驾驶员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来应对突发状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