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大型插混SUV已成为家庭用户的首选。而近期正式上市的吉利银河M9与传祺向往S9作为该细分市场的“双雄”,以相近的售价区间和相似的产品定位展开激烈竞争。然而,通过深度对比配置、空间、技术及用户体验,吉利银河M9凭借更务实的定价策略、更均衡的产品力以及更贴合家庭需求的细节设计,成为性价比市场的真正赢家。
一、价格与配置:银河M9的“入门即高配”策略
吉利银河M9以17.38万元的起售价切入市场,顶配四驱版售价23.88万元,而传祺向往S9的起售价为22.99万元,顶配版达25.99万元。表面看,传祺的价格区间更高,但实际配置对比中,银河M9的诚意更足。
以银河M9的230km两驱远航版(指导价19.88万元)为例,其标配L2级辅助驾驶、360度全景影像、电尾门、15.4英寸中控屏、高通8295P芯片、Flyme Auto车机系统、50W无线快充及前排座椅加热通风等功能。而传祺向往S9的同价位车型(如乾崑Max6座版,23.99万元)虽配备华为乾崑ADS智驾系统,但需选装高速领航功能,且座椅通风、后排娱乐屏等配置需额外付费。
更关键的是,银河M9的入门版已实现“功能完整化”,而传祺向往S9的低价车型(如乾崑Max5座版,22.99万元)在智能驾驶和舒适性配置上存在明显短板。对于家庭用户而言,银河M9的“一步到位”策略显著降低了决策成本。
二、空间与实用性:大六座布局的终极较量
家庭用户对空间的需求从未妥协。银河M9以5205mm的车长和3030mm的轴距,构建出真正的“大六座”空间。实测显示,其第三排可舒适容纳175cm身高的成年人,二排座椅放平后能形成1.8米长的“移动大床房”,满足露营、长途休息等场景需求。
反观传祺向往S9,其5060mm车长和2930mm轴距虽属中大型SUV范畴,但实际乘坐体验中,第三排腿部空间较银河M9缩减约10cm,且二排座椅无法完全放平,灵活性受限。此外,银河M9的全车电动调节座椅、三排座椅加热及后排小桌板等细节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家庭场景的适配性。
三、动力与续航:技术路线决定使用成本
在动力系统上,银河M9搭载雷神AI电混2.0 EM-P系统,提供1.5T发动机+三电机(四驱版)或单电机(两驱版)的组合,顶配版零百加速仅4.5秒,综合续航超1500km。其230km纯电续航版本可满足一周通勤需求,且支持3C超快充,30分钟内补能80%。
传祺向往S9采用1.5T发动机+双电机+电动四驱的组合,零百加速6.6秒,CLTC纯电续航252km,综合续航1200km。尽管其纯电续航略长,但银河M9的综合续航优势在长途旅行中更显实用。此外,银河M9的3挡DHT变速箱在低速工况下的平顺性优于传祺的单速减速器,城市驾驶体验更优。
四、智能驾驶:功能与场景的适配性
传祺向往S9标配华为乾崑ADS4 MAX系统,搭载192线激光雷达和3个4D毫米波雷达,支持L3级辅助驾驶,理论上具备更强的环境感知能力。然而,其高速领航功能需选装,且复杂路口的决策逻辑仍需优化。
银河M9的千里浩瀚H5系统虽未配备激光雷达,但通过5颗毫米波雷达和11颗摄像头,实现了城市/高速NOA、自动变道、记忆泊车等全场景功能。实测中,其系统对施工路段、加塞车辆的识别准确率达98%,更贴合中国路况。对于家庭用户而言,功能的“可用性”远胜于参数的“先进性”。
五、用户口碑与市场反馈:真实场景的验证
从首批用户反馈来看,银河M9的“家庭友好型”设计获得广泛认可。例如,其魔毯悬架系统通过主动预瞄路况,实时调节阻尼,显著减少颠簸路段对儿童的影响。
此外,银河M9的Flyme Auto车机系统与华为手机的无缝互联,解决了家庭用户多设备协同的痛点;而传祺的HarmonySpace5座舱虽生态丰富,但对非华为用户的兼容性较弱。
结语:性价比的本质是需求匹配
在20万-25万元的中大型插混SUV市场,吉利银河M9通过精准定位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空间、续航、配置完整性及使用成本,构建了难以撼动的性价比壁垒。传祺向往S9虽在智能驾驶和品牌溢价上表现突出,但高价策略和配置碎片化使其难以覆盖主流家庭客群。
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银河M9不仅是购买一辆车,更是选择一种“零妥协”的家庭出行方式。在新能源汽车从“政策驱动”转向“需求驱动”的今天,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哲学,或许正是吉利银河M9制胜的关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