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举办,主题为“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企业,特斯拉携智能电动车、人形机器人、V4超充桩及智能辅助驾驶技术亮相,展现了其在“车-机器人-能源”生态的整合布局。
智能辅助驾驶:2025年中美欧同步推进
特斯拉此次重点披露了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落地计划。其驾驶员监管版(需司机监督)正等待中国、欧洲监管部门审核,预计年内进一步落地;美国市场则计划在年底前,向个人用户开放无驾驶员监管版本(需确保安全)。技术层面,特斯拉依托全球超45亿英里的实际行驶数据训练,当前V12及以上版本的智能辅助驾驶占比已超80%,训练参数明年还将增长10倍。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提出“智能密度”(每千兆字节数据产生的智能量)这一新指标,强调硬件数据容量对AI能力的核心限制,其当前智能密度被业内视为全球领先。
Robotaxi扩张:全栈自研支撑快速迭代
基于视觉架构与全球百万级车辆数据训练,特斯拉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已在奥斯汀启动(初期配安全员),并计划数周内扩展至旧金山、亚利桑那等州,年底覆盖美国约半数人口。其技术优势在于全栈自研模式——用户反馈(如微调取车点、目的地)可快速转化为产品更新,奥斯汀上线三周即完成一轮APP迭代。欧洲方面,荷兰监管部门批准后,当地用户也有望体验同类服务。
人形机器人:与汽车技术同源,5年目标年产100万台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延续了与汽车的AI技术融合,通过仿真环境训练直接部署策略至实体,无需额外真实数据微调。第三代机器人预计今年推出、明年量产,5年内实现年产100万台目标。马斯克称其为“最伟大的产品”,核心技术(电机、传感器等)均由特斯拉自主研发,突破了市面无现成方案的瓶颈。
V4超充桩落地中国:多品牌开放推动补能升级
6月30日,特斯拉首批V4超充桩在中国内地投用,覆盖上海、浙江等地,支持非特斯拉车辆充电,选址更贴近用户需求,充电效率与安全性进一步提升。自2014年布局以来,特斯拉充电网络历经V2(奠基)、V3(精进)到V4(开放)三阶段,此次V4落地标志着其补能体系向“多品牌兼容、高覆盖密度”迈进。
张观评述:从智能驾驶到机器人,再到充电网络,特斯拉正以“技术全栈+数据驱动”为核心,加速AI与出行场景的深度融合。其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需司机监督)即将年内落地的消息,其全栈自研能力与用户反馈闭环,都将成为智能汽车行业差异化竞争的杀手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