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网上最热闹的事儿之一,恐怕就是奇瑞汽车在天门山的那一出了。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讨论的人是真不少。
一辆还没上市的新车,叫风云X3L,雄心勃勃地想去挑战天门山那九百九十九级台阶,结果没爬多远,就从半道上滑了下来,还把景区的护栏给撞坏了。
一时间,各种视频、图片传得满天飞,大家伙儿都在议论,这奇瑞到底是想干啥?
是想一炮而红,还是自导自演了一场“翻车”大戏?
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故事,又反映出了哪些问题,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一聊。
事情发生在11月12号,地点是湖南张家界的天门山。
这个地方,山势险峻,风景壮丽,尤其是那条通往天门洞的“天梯”,近乎垂直,看着就让人腿软。
奇瑞就把他们家的新车风云X3L拉到了这儿,准备搞一个极限挑战。
从现场的视频看,车子是被钢索牵引着,一点点往上挪。
当时奇瑞的高管还在网上发消息,说车子状态特别好,已经爬了一大半了。
可谁能想到,话音刚落,意外就发生了。
那辆黄色的新车突然失控,顺着台阶就往后溜,速度还不慢,最后“哐”的一声撞在护栏上才停住。
好在当时车里没人,算是不幸中的万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事情一出,奇瑞的反应倒是很快,第二天凌晨就发了一份道歉声明。
态度很诚恳,也解释了原因,说是测试设备上一个叫“卸扣”的小零件意外脱落,导致了这起事故。
一个不起眼的小零件,引发了一场全国关注的品牌危机。
可网友们不买账啊,大家心里都有个大大的问好:这么重要的一个活动,挑战难度这么大,安全保障工作就这么草率吗?
一个关键的固定点,就靠这么个小东西拴着?
这到底是偶然的意外,还是整个团队在准备工作上就存在着严重的疏忽和漏洞?
要弄明白奇瑞为啥要这么干,咱们得把时间往前倒几年。
很多人都记得,2018年的时候,英国的路虎汽车也干过同样的事。
当时,一辆路虎揽胜运动版,由专业赛车手驾驶,硬是靠着车子自己的动力,花了不到十分钟,成功开上了天门山之巅。
那场面,那叫一个震撼,成了汽车营销界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
路虎通过这次活动,向全世界证明了自己强大的越野性能和技术实力,也让它的高端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现在再看奇瑞,很明显,他们是想复制路虎的成功,也给自己的新车风云X3L贴上一个“性能强悍”、“敢于挑战”的标签。
这个想法本身可以理解,毕竟现在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谁都想搞点大新闻,吸引眼球。
可问题是,奇瑞这次的模仿,有点“形似而神不似”,甚至可以说是从根儿上就没想明白。
首先,咱们得看看这两款车,它们完全不是一个路子的。
路虎是什么?
是公认的豪华越野车品牌,它的看家本领就是翻山越岭,征服各种复杂路况。
它去挑战天门山,就像是让一个奥运会长跑冠军去跑马拉松,是情理之中的事,是展示自己的专业特长。
可奇瑞的风云X3L呢?
这是一款定位在十万块钱左右的家用SUV,主打的是时尚的外观和性价比,目标客户是城市里的年轻人。
说白了,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城市里代步,周末去郊区玩玩,而不是去玩这种极限越野。
让这样一辆车去模仿路虎挑战天门山,就好像让一个唱流行歌曲的明星去跟歌剧家比高音,完全不是一个赛道。
赢了,大家可能会觉得挺厉害,但未必会真的把它当成硬派越野车;可一旦输了,就像现在这样,那效果就适得其反了,不仅没证明自己有多“野”,反而暴露了自己在准备工作上的不专业,让大家对它的质量和可靠性都产生了怀疑。
这场失败的营销活动,给奇瑞带来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
首先是直接的经济损失,搞这么大的活动,场地、设备、人员、宣传,加起来没个几百万下不来,现在全都打了水漂,还得赔偿景区被撞坏的护栏。
更严重的是无形的品牌形象损失。
本来想通过这次活动给新车上市造势,结果“出师未捷身先死”,新车还没卖,就背上了一个“挑战失败”的名声。
这让那些原本对这款车感兴趣的消费者心里怎么想?
他们会不会觉得,连个宣传活动都搞得这么不靠谱,这车子本身的质量能信得过吗?
这种负面印象一旦形成,再想扭转过来,可就难了。
从这件事上,我们也能看出奇瑞这家企业在管理和运营上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奇瑞一直被大家称为“理工男”,意思是它在技术研发上很舍得投入,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技术都搞得不错,这也是我们国产品牌的骄傲。
但是,“理工男”往往有个特点,就是一门心思钻研技术,但在市场宣传、品牌包装、风险控制这些方面,可能就想得没那么周全。
他们可能觉得,我的车技术上过硬,爬个山肯定没问题。
但他们忽略了,一场公开的营销活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前期的策划,到现场的执行,再到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严丝合缝。
那个脱落的小小卸扣,看似是一个偶然事件,但它背后反映出的,是整个项目团队在风险评估和细节把控上的缺失。
这就像一个链条,最薄弱的那个环节断了,整个链条也就断了。
最后,我们还应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天门山是国家的5A级景区,是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宝贵财富。
企业为了商业宣传,在这样的地方搞高风险的活动,到底合不合适?
这次幸好只是撞坏了护栏,万一车辆失控造成更严重的环境破坏,或者伤到人,那后果谁来承担?
商业活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点到底在哪里?
一个企业真正的口碑,不应该仅仅来自于一次两次惊险刺激的表演,而更应该来自于它长期以来为用户提供的可靠产品,以及它对社会、对环境所承担的那份责任。
希望这次天门山上的“学费”,奇瑞没有白交。
对他们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深刻反思的契机,需要重新审视的,不仅仅是营销策略,更是企业内部的管理流程和风险意识。
对我们所有国产品牌来说,这也是一个警示:在追求“出圈”和“爆款”的路上,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但根基一定要扎得稳。
全部评论 (0)